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篇 燃烧群岛 第四章 最后准备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挂着数十吨弹药,昼夜不断的进行轰炸的杀手,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美军缺少一环重要的防御力量,即海军舰队!没有海军舰队,任何岛屿防御作战都是非常被动的。比如,中国舰队就可以在美国攻击机的打击范围之外活动,然后派遣战斗机为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护航,而自己则不必要冒险进攻。而美国方面因为没有舰队,所以也只能对中国的海军舰队望洋兴叹,只能够进行被动的防御,而无法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打击来自海上的威胁!

    正因为美军缺乏防御中坚力量的海军舰队,所以在决定进攻夏威夷群岛的作战方案时,莫怀聪听取了魏明涛的一个小意见,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而是直接表明要攻占夏威夷群岛,用正规的方式来打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早在夏威夷群岛进攻战役的前期准备阶段,魏明涛就提出了这一观点。这是他在俄罗斯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即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以力压千钧之势发动进攻,那任何多余的掩饰,以及分散敌人注意力的办法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如果在夏威夷群岛战役中耍花枪的话,那么可能收到的效果就不会太理想。要掩饰自己的根本目的也不太可能,中国既然将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太平洋战场上来,而美军此时在太平洋战场上也就只有这么一个目标了,那么还怎么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呢?

    魏明涛的意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实莫怀聪也已经从南太平洋群岛的进攻战斗中总结出了这一经验,既然有足够的实力来赢得进攻的胜利,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掩饰一个根本无法掩饰的目的,而浪费手里的兵力#葫以,从一开始,莫怀聪就决定了这一进攻思想,用所有的力量进攻夏威夷群岛,不进行佯动。这就好比一个武功绝世高手在面对一个才出道的剑客一样,他根本就不需要耍什么漂亮的花招,最简单的招数,在绝世高手的手里都是最厉害的杀招!

    轰炸仍然在持续,而后方的进攻准备工作也逐步就位了。在魏明涛提交了参加登陆作战的陆军部队之后两天,海军陆战队也提交了他们的部队名单。

    海军陆战队是登陆作战初期阶段的主力部队,其主要任务就是抢夺滩头阵地,并且为后继登陆的部队控制一处港口,或者一处岛屿,作为这次战役的前进基地。而在后继的地面战斗中,陆战队的责任将让给更擅长于地面作战的陆军部队,所以这次战役行动对陆战队的兵力要求并不高。海军陆战队只准备让3个师参加战斗,而其他的陆战队则主要进行休整!

    这是莫怀聪的一个特意安排,而这个安排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陆军可以承担起相当一部分的任务,从而不让陆军感到被疏远,毕竟这是海军的主战场,如果什么好处都自己捞了的话,那么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就更深了,而这对今后的作战行动没有任何一点好处。二是让陆战队有充分的休整时间,说白了,莫怀聪手里能够调动的陆战队也就那么点,如果陆战队兵力充足,具备有独立进攻能力的话,那他也不会去麻烦陆军,完全可以将进攻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限制在海军范围以内了!

    可以看得出来,莫怀聪这一安排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私心的。按照当时莫怀聪的主要想法,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结束之后,海军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要战胜美国,在太平洋一个方向上取得胜利是不足的,至少还需要在大西洋上夺取制海权,然后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对美国进行打击。所以,今后海军必然会将重点转移到大西洋上去,到时候,登陆作战将会成为海军的家常便饭,而在那边,莫怀聪就不太希望让陆军来插手了。所以,让陆战队保留足够的作战能力,得到充分的休整,并且补充损失的力量,这是能否在大西洋战场上由海军单独作战的关键因素。当然,现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了,所以让陆军尝点甜头,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而让出这点利益能够改善海军与陆军的关系,让陆军承认海军老大的地位,那就太划算了!

    对于莫怀聪的这一安排,魏明涛虽然表面上装着没有看懂,但是心里却非常的明白,但是魏明涛自己也有个校恒盘!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后,陆军肯定会竭力主张下一步在美洲大陆登陆,而不是去开辟大西洋战场,同时因为利益的关系,空军必然会支持这一方案。所以,到时候,在美洲大陆,极有可能是中美洲地区登陆作战的行动将彻底的发挥陆军与空军的作用,而海军主导进入大西洋的作战方案很有可能被废弃,最多也就是一个辅助方案而已。所以,在决定挑选陆军参战部队的时候,魏明涛主要选择的是轻型部队,而把重型部队全都留了下来。这无疑也是魏明涛的长远打算,只不过他做得更自然,而且也更符合情理!

    可以说,夏威夷群岛战役是自澳大利亚战役与新西兰战役之后,陆军与海军之间最大的一次配合行动,但是从一开始,海陆两军的高级将领就在勾心斗角,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利益。只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战斗行动,所以从总参谋长到国家元首都没有进行干预,适当的竞争,反而能够提高军队的效率!

    魏明涛与莫怀聪之间的勾心斗角其实早就已经被看穿了,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