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篇 第二战场 第三章 下山猛虎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央军委的认可,所以现在这4个山地军已经被整编成了第1山地集团军)的进攻已经开始了3个小时,但是战斗并不怎么顺利。印度部署在瑙贡的远程炮兵对进攻部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仅仅在那批一个团的bm-30的第一轮射击中,就有一个整在进攻中的山地步兵团被完全覆盖,还有另外2个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仅仅是这一次的打击,解放军就损失了至少2000人的部队!幸运的是,那个团的bm-30只发射了3轮,就被赶来的,因为失职而被谴责的攻击机给完全摧毁了!而在整个进攻中,部队受到的最到威胁就是印度的炮兵。而在没有完全压制与摧毁印度炮兵的情况下,进攻进行半个小时,损失了近3000人的部队之后,山地集团军的行动被迫停止了下来。比起印度炮兵来讲,中国解放军的炮兵所处的地理位置更高,而且中国解放军的远程火炮的射程超过了印度炮兵。在可空中支援没有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第1山地集团军的远程炮兵发挥出了最大的压制作用。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炮战,印度炮兵终于“沉默”了下来。而此时,空中的战机也赶到了,大部分海航的攻击机在完成了协助36军进攻的任务之后,都转移到了这个方向上来。而在得到了空中部队的支持后,第1山地集团军的进攻才重新开始。

    在山地上的战斗是非常残酷的。从部队开始进攻算起,直到到达提斯浦尔附近,解放军与印度的重型装备都派不上多大的用处。而印度布置在外围的,数量巨大的火力点对解放军的进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损失了几十辆轻型坦克之后,解放军放弃了用坦克来消灭印度火力点的方法,因为在很多时候,坦克还没有能够进入直瞄范围,就被印度人的反坦克导弹给打掉了,而步兵也不可能前出掩护,不然要来坦克有什么用?所以,现在只有将打击印度火力点的任务交给战术战场攻击机去负责。而这大大的增加了攻击机部队的压力。虽然战场上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印度的山地部队也没有装备多少单兵防空导弹,而他们的防空系统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攻击机的行动还比较顺利,即使进攻的速度放慢了,但是伤亡也降低了,只要持续下去,相信应该能够顺利的达到志愿军的作战目的!

    调整了进攻策略之后,第1山地集团军花了5个小时才突破印度在提斯浦尔北面的三道防线,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当印度防线全面收缩,准备退到提斯浦尔做最后的顽抗时,前面担任突击任务的两个军已经撤了下来,由后面早已经准备好的两个军承担起了对提斯浦尔最后的进攻任务。而这,才是这次战斗真正的开始。

    提斯镤尔的人口并不多,只有20多万,勉强算得上是一个中型城市。但是这座城市是在山上,完完全全是座山城,而在这样的城市内进行的战斗,将是非常残酷的。几年之中,美国在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的战斗就说明了在山城中战斗的困难。几年下来,美国光是执行巡逻任务士兵的阵亡数量就超过了5000名,其中大部分是被老实的地雷,或者是rpg火箭筒干掉的。而伊拉克游击队正是用着这些落后的武器,与美国军队战斗着,并且不停的对美国人造着伤害。相对来讲,摩苏尔还算不上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山城,这能勉强算得上是山地边缘的城市。而提斯浦尔完全是一座山城,城内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落差达到了200米,城内75%的路道的坡度超过了15度。即使没有多少高层复杂的建筑,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打一场城市战,对进攻者来讲,绝对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印度防御部队似乎早有准备,知道要打城市战一样。当第1山地集团军突破了印度军队在城市外围的防线之后,所有的印度军队都撤退到了城市里面,借助早已经准备好的工事,准备在城市战中战胜中国解放军,消耗解放军的有生力量,最后再发动反击。而为了准备这场城市战,印度军队在城市下面至少挖了长达150公里的坑道,并且设置了上百个地下物资储备基地,完善的地下设施,不但能够抵御中国空军的轰炸,还能够为15万印度军队提供至少一个月的战斗与补给物资。而此时,印度人大概也学到了50多年前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套办法,准备通过这些地下设施,与进攻的中国解放军进行战斗!

    第1山地集团军对提斯浦尔前两个小时的进攻完全可以用失败来形容。突入城市大概1公里的一个步兵团很快就被冲背后冲出来的印度军队包围了。如果不是攻击机部队即使赶到的话,恐怕这一个团的士兵都将永远的留在那了。即使最后勉强撤了下来,但是仍然阵亡了200多名官兵,另外还有500多名重伤员。

    发现无法对这座已经变成了堡垒的城市发动强攻,第1山地集团军的中将司令员迅速的改变了战术。展开要求攻击机部队继续对城市进行轰炸的时候,已经开始从后方将炮兵部队调上来,并且开始集中有限的装甲部队,准备对城市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当罗开发现第1山地集团军的行动之后,要阻止已经迟了。此时第1山地集团军已经有至少一个装甲团,与一个步兵团攻到了城市之内。在这紧急情况下,罗开只有下令空军迅速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