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的文学创作(三) 第二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不久,在短篇小说方面相继涌现出不少引人注目的新人新作,并且由此开始了解放区整个小说创作活跃繁荣的新阶段。
当进的解放区主要在农村,解放区的群众基本上是农民,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也是首先表现在农村的生活现实中。文艺工作者在工农兵方向的指引下,深入基层,和群众相结合geneslayrtius,约200—约250)。古罗马哲学家,古希腊哲,他们接触得最多,了解得最深的,同样是农村和农民。所以,十分自然地,解放了的农村构成短篇小说最常见的题材,翻了身的农民成为这些作品最普遍的形象;而且,这个时期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大多也来自农村题材的作品。
孙犁是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数量不少,质量也较好,有着自己的鲜明风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他已经写过剪影式的短篇如《邢兰》等,但创作取得成就则主要是文艺座谈会后。他的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嘱咐》《采蒲台》等时表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认为经,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抗日战争。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充满抒情诗意,在表现艰苦斗争的同时,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作者特别善于刻划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在他笔下,中国劳动妇女一个个都是那样坚贞美丽,活泼可爱;她们对待自己的亲人是那样温柔多情,细致体贴,对待敌人则是那样英勇顽强。她们不怕艰难,不怕牺牲,承担着生活和斗争的重任,显示出解放了的妇女的本色。小说《荷花淀》和《嘱咐》中的水生嫂写得最为突出。她勤劳能干,活泼深情,开始似乎有些天真,但经过战争的考验逐渐变得勇敢机智,通情达理。在《荷花淀》中,她和妇女们一道也组织起水上游击队,而在《嘱咐》中,她熟练地驾着冰床送走抗战八年刚回家一夜又要去打反动派的丈夫。她们不是和男人一样支撑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愧为中国历史的脊梁吗?《采蒲台》中小红母女是那样平凡,她们勤劳坚韧,又那样爽良乐观,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不屈不挠的性格。《光荣》中的秀梅爱憎分明,大胆泼辣,《蒿儿梁》中的妇救会主任坚定沉着,积极热情,爱护子弟兵象对待自己的亲人,她们都表现了解放区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的确,这些农村妇女形象一个个“象金子一样坚硬,象水一样明澈”。可以说,短篇小说写劳动妇女象孙犁这样写得活泼可爱,美丽多姿,尚不多见。孙犁还写有一些反映阜平一带山区人民斗争的小说,然而艺术成就不如写水乡风土人情、生活斗争的作品。写得稍迟的描写互助合作和土改复查的中篇《村歌》,则保持了作者写冀中平原农村生活和妇女形象的短篇小说的特点,以晓畅的语言和清新的风格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活泼开朗、爽直倔强、能干好胜的青年妇女双眉的形象。她有缺点,如有些急躁、自满和脱离群众。然而,在党的教育下,这个不断努力要求进步的积极分子,终于战胜周围的保守落后势力的偏见,同时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成为村里的妇女大队长。双眉的性格特点十分突出,显示了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才能。不过作为中篇小说,《村歌》有些散文化,结构不够严谨,不象作者写短篇小说组织得那样周密。在这个作品中,他写到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说明作家对于生活的敏感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孙犁注意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深入刻划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总是扣住时代特色,去展示他们的性格,从人物身上可以感到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此同时“理在事情”。,作者也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事件和用侧面描写来反映大的斗争。他用灵巧轻捷的笔触刻划出人物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狂风暴雨中锤炼出来的坚毅、英勇、智慧的性格,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悦和希冀,以及如何以艰苦的抗争打碎旧秩序、迎来新世界。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易单纯的文字,写出了人物身心的内在的美,生活斗争和自然风光的诗意。他几乎不用慷慨激昂的言辞,作品的基调却同样是激动人心的,唤起了人们对于那样的人物和那样的生活斗争的热爱。因此,他的作品看来似乎平淡,但从平淡中显出新鲜;表现简朴,而于简朴中含着隽永;近乎轻柔,却从轻柔中透出刚强。他的作品没有离奇,不觉紧张,然而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却紧紧扣人心弦。至于自然景物,作者轻轻勾勒,浓淡适宜,既富地方色彩,又充满时代特色。可以说,他的白描手法做到既绘形又传神;特别是他对白洋淀水乡的人物景色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挚感情。作家关于乡亲和故土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描写,凝结着他对于人民和祖国的深沉爱恋,也饱和着对于他们命运的热烈关切。这种感情,使他的作品具有特别能够打动读者心灵的魅力。作品的语言也凝炼优美,刻划人物,抒情写景,十分准确细腻,而且基本上是群众化的语言,这就使作品更易在群众中传播。这是一位十分重视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小说作家。
开始创作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