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他忘记了魏明涛的命令,让部队对退缩的美军进行了追击,而很自然的,战斗就打到了丹佛市区里去了!
魏明涛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就勒令42军与20军不得对退回到市区内的美军进行打击。这是他在这场战役中进行的第二次干预。虽然魏明涛很少干预前线部队的作战行动,而且对大部分军长都比较放心,但是他惟独对齐飞不敢彻底的放开手脚。虽然齐飞作战勇猛,但是也有他自己的缺点,比如容易冲动,而且头脑容易发热,这要他头脑一发热,肯定就把什么命令都抛到一边去了,只图自己打得愉快,而不管总体战略的安排!当然,这也只能够说明齐飞只是个战术指挥官,而在对大局的考虑方面,他确实还差了很多,所以自然需要多一份的约束力了!
20军与42军的身上的链条被拉紧了之后,也不敢轻易的去动丹佛市里的美军了,虽然两个军长都有点不服气,而且他们都相信自己的部队在打击丹佛市内的美军时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是谁敢违背战区司令官的命令?除非他们觉得在军长的位置上坐久了,想到一线部队去吃点苦头,或者是被调回国内去参加灾后重建工作,不然他们都得乖乖的听话!
20军与42军在没有办法继续打击丹佛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转移视线,而这时候,他们才真正的登上了自己的表演舞台,而且有了后面那么多的经典战例。当然,这也许是塞翁失马吧,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军长竟然会钻了魏明涛命令里的空子!
当时,美军在丹佛地区的防御是以丹佛市为中心的,但是在周围的很多中小城市里仍然有不少的防御部队。而两个轻型军是没有能力攻打丹佛的,而且上面也不允许,但是要攻占这些中小城市,他们却一点都不发虚,加上魏明涛也没有规定他们不得去进攻这些城市,就正好给这两支部队留下了活动的空间!
其实,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魏明涛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他们要袭击丹佛周围地区的中小城市,但是很明显的,魏明涛留下这个空子,就是他对这两支部队的安排,或者说是对前线指挥官的锻炼!让他们能够掌握对大局的判断能力,自己决定应该尽快攻占哪些城市,以为后面的战斗做好准备!当然,对魏明涛来讲,如果他们没有能力的话,也不需要他们这么做的,所以魏明涛并没有下达明确的命令,只是给他们留出了活动的空间而已!
两支部队首先锁定的目标是丹佛东面的卫星城,也是该地区除丹佛之外最大的城市奥罗拉。原本奥罗拉只是丹佛外面的一座小城镇,但是随着美国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而且该地有优越的交通条件,而且正好处于下风口,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工业城市。当丹佛开始向旅游城市发展的时候,大量原本在丹佛市的工厂开始向奥罗拉搬迁,并且很快使得这一座小城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战争爆发之后,美国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工厂,而奥罗拉就是当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大量的从底特律,芝加哥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迁移过来的工厂都到了这里来。而这座原本只有80多万人口的城市迅速的膨胀到了210万居民,城市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同样的,这也给丹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特别是连接这两座城市的公路交通成为了问题中的问题,因为当时很多在奥罗拉工作的人都是生活在丹佛的,而他们每天都需要利用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往返于两座城市之20军与42军将奥罗拉选为首要打击目标,主要是考虑到第2集团军群的地面部队到达之后,能够在距离丹佛最近的地方建立起进攻出发阵地来,但是,他们这次的胃口却太大了一点!
进攻奥罗拉的战斗最初两天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当丹佛的驻军开始向奥罗拉转移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麻烦,毕竟轻型部队缺乏重装甲力量,而在城市战中,装甲力量绝对是进攻部队不可否缺的组成部队,如果仅仅凭轻型部队就想攻占一座大城市的话,那么还要那么多的地面装甲部队干什战斗打了两天,虽然中国军队数次突破美军的防线,进入到市区内,但是却没有能够站住脚。
而且损失也很大。最终,两个牛脾气的军长都不得不面对事实,承认对奥罗拉的进攻有点太盲了,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将放弃在这边的战斗!
20军的两个低空打击旅,以及42军的两个低空打击旅轮番在奥罗拉与丹佛市之间寻找战斗机会,专门对付从丹佛向这里增援的美军地面部队。而在头两天的战斗中,他们在这段不到爪公里的地区内,至少摧毁了上千辆美军坦克,打得两个美军装甲师失去了战斗力!而且,丹佛与奥罗拉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中断了,而这为后面的地面部队迅速的攻占奥罗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支部队的低空突击部队却没有闲着,在奥罗拉的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撤出了战斗,趁美军还没有迅速转移重点的时候,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的扫荡了周围地区的其他小城镇。罗克堡的战斗只打了2个小时,美军一个团就被全部歼灭,而这里的居民也大量的涌向了丹佛,以逃避中国军队的打击!莱蒙的战斗打了3个小时,驻守在这里的美军部队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