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方的防空巡洋舰!
这次,攻击部队首先打击的就是第6舰队的防空巡洋舰!这一点与第6舰队发动攻击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当时美军攻击机是集中力量打击舰队核心的战列舰与航母的,当然,这无法确定美国的飞行员是否知道要先削弱舰队的防空力量,因为当时中国舰队的防空巡洋舰还没有返回呢!
针对美国舰队外围防空战舰的打击行动是比较顺利的。舰队防空圈本身是由各战舰防空圈重叠组成的,而处于舰队最外围的防空战舰本身受到的保护也最弱,所以也最容易被击溃。
攻击机仍然是分批次发动的攻击,前两批攻击机的任务就是撕开第6舰队的外围防空圈,为后面的攻击机群杀开一条血路。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异常的激烈,虽然美国大西洋舰队里的官兵都缺乏实战经验,但是当他们按照训练中的方式进行战斗的时候,仍然显示出了足够的战斗力,至少,给攻击部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特别是当大批防空战斗机出现在战场上空的时候,战斗立即进入了白热化!
当双方的战斗机还在空中格斗的时候,前两批导弹攻击已经取得了结果。这个结果超过了莫怀聪本人预先的期望,因为在他看来,能够用两个波次,不到200架的攻击机撕开对方的防空网,这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能够打开一条通道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次不但为后继的攻击机打开了通道,而且还不是一条通道。在不到10分钟的导弹打击过程中,美国第6舰队集中在南面的几乎所有的防空巡洋舰都失去了作战能力,而此时再想从别的方向上调遣防空战舰过来就已经太迟了!
暴露在第三攻击波面前的是美国舰队的战列舰。此时,美国的侦察机也已经发现了正在全速北上的中国战列舰编队,所以美国的战列舰正在做着迎战的准备。虽然战列舰属于那种几乎全能性的战舰,但是当导弹攻击到达的时候,很多美国战列舰仍然没有做好充足的防御准备,这直接反应出美军战舰上的官兵在实战中的经验严重不足这一问题!
大西洋舰队虽然强大,但是因为经历过的大规模海战相当的有限,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当时美国大西洋舰队很少越过赤道到南大西洋上作战,而在北大西洋上,能够与美国大西洋舰队作战的英国舰队也很早就龟缩到了港口里去,挂起了免战牌。所以,美国大西洋舰队在北大西洋上几乎是无敌的,但是这带来的后果就是,严重缺乏施展锻炼,因此当他们受到更大威胁的时候,就自然暴露出了本身的不足!
在所有海军战舰中,其实防空能力最强大的是战列舰,而不是防空巡洋舰。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战列舰属于多任务战舰,即要担任防空任务,还要担任打击任务,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支持驱逐舰的反潜作战行动,因此战列舰不可能全部投入到防空作战中去,而且其高昂的成本,也决定了战列舰不可能在舰队防空作战中承担起主力的任务!但是,在最后关头,特别是在作为航母的贴身保镖的时候,战列舰的能力还是体现了出来!
中美两国海军其实都是把战列舰放到了航母身边,在舰队防御作战中,战列舰本身就是航母的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当然,在进攻作战中,战列舰也有单独的作战能力,其装备的大口径舰炮所具备的上千公里的射程,这足以对任何一支舰队构成致命的威胁了。此时,中国的攻击部队要想打击美国舰队核心出的航母,就必须要先过了这一关!
第三,四两波攻击机群打击的就是美国的战列舰,对付这几艘战列舰几乎用了对付十多艘巡洋舰的攻击力量,可想而知,这些战列舰本身的防御力量有多么的强大。当然,再坚固的盾也有漏洞,也经不起反复的攻击。十分钟的战斗,就足以决定美国舰队的生死存亡了。当挡在第五波导弹前面的最后一艘美国战列舰拖着受伤的躯体撤出战斗的时候,美国舰队的核心力量就已经暴露在了中国导弹的面前!
接下来的战斗就更加简单了。此时,中国派出的护航战斗机已经荡平了战场上空的美国的防空战斗机,为最后两波攻击机扫清了障碍!而航母本身为了最大限度的携带作战飞机,以及弹药等,所以并不具备远程防空力量,其仅有的防空手段就是三座末段防御系统!相对来说,航母是舰队中最脆弱的一部分,只要失去了护航战舰,在贴身战斗中,航母甚至不是一艘炮艇的对手!
在攻击美国航母的同时,这些攻击机也到达了美国舰队上空,但是近距离引导导弹进攻,这极大的提高了导弹的攻击能力,毕竟战机上的探测系统更为有效,而且其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也更为强大,这就相当于给导弹装上了一个更聪明的大脑一样!
当最后一波攻击结束之后5分钟,两架攻击机穿越了美国舰队,确定了轰炸的效果,接着就把战场情况发了回去。很快,莫怀聪就拿到了最后一份战报。虽然,仍然有4艘美国航母没有受到打击,但是第6舰队基本上已经丧失了作战的能力,他们再继续坚持下去的话,那就将得到与第8舰队几乎一样的结局!
“战列舰编队什么时候可以发动攻击?”莫怀聪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