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略纵深迂回理论也并没有过时,特别是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该理论是打击敌人的最好办法。
这次,魏明涛用的就是大战略纵深迂回理论,虽然波罗军团并不太理想,但是也比没有好,而且魏明涛对这个方向上进攻的要求很低,只要他们能够给柏林造成最大的威胁,迫使德国政府向美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就足够了!
整个战场局面形成之后,奎斯也迅速的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意图。显然,这次中国指挥官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击败他们,而且还要谋取到政治利益!从这一点上,奎斯就不再怀疑他的对手了!作为美军中的宿将,奎斯也有着不错的政治觉悟能力,当然,这是他以年纪为代价换来的。而就他所知,对手只是一个还没有到50岁的中国年轻将军,他都能够意识到军事行动中产生的军事价值,那这就足以证明对手的能力了!
奎斯不得不让前面的部队加快了突击速度,虽然中国军队仍然在有组织的抵抗,而且也开始稳步后退,但是奎斯却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威胁!尼古拉斯就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中国军队有组织的撤退绝对不是好事,这至少表明对方已经有了应对方案。而且,在柏林受到围攻的情况之下,中国军队还能够有组织的撤退,这就更加危险了!
奎斯再次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停止不前,那他就必然受到更大的压力,即使是放慢前进的速度,也是无法接受的。但是,明知中国军队会有大的反击正在等待着他,还要硬着头皮前进吗?奎斯不得不前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部队结合得更紧密一点,不给对手突击的空间,但是,这绝对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埃伯斯瓦尔德-菲勒的战斗打了三天,波罗军团没有多大的进展,虽然他们已经合围了这座有几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但是却无法进一步突破。唯一让魏明涛感到欣慰的是,德军的损失也很大,而且两个原本负责在柏林北面防御的美军也不得不去为那边的德军解围了!
东南面,38军与39军的稳步推进已经接近了柏林市区,战斗进入了白热化。德军在这个方向上至少集中了20万大军,将防区一直修到了柏林市里面!但是,在前沿阵地的战斗中,德军的伤亡非常惨重。在最激烈的两天战斗中,德军连续向前线增援了四个师的兵力,但是都被迅速的消耗掉了。而对38军与39军来讲,这种阵地推进并没有任何的压力,自身伤亡并不大,反而是让这两个军的指挥官很不满,因为这样的战斗对他们来讲,出了消耗弹药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到月底,整个战役布局已经完成,虽然奎斯的先头部队距离柏林已经不足30公里了,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军就已经感觉到,原本软弱的中国军队的防线一下子变得强硬了起来,不但在正面战场上猛烈的阻击着突击的美军装甲部队,而且还调集了大量的炮兵部队,对美军后方部队进行了压制打击#韩方都感觉到决战时刻的到来,但是到底谁能够取得胜利,那就要看双方的指挥官能够有什么样的表现了!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美军虽然小心谨慎,但是他们却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把精锐部队顶到了前面去,而且这几天的阻击作战很有成效,不但消耗了美军进攻的锐气,也消耗了美军的精力,现在该我们出击了!”魏明涛的精神显得有点兴奋,虽然他也在压抑这种兴奋,但是这并没有多少作用,“现在,我们按照计划行动,战役突击时间定在凌晨1点50分,各位,抓紧去准备吧,这次,我们要确定欧洲战场上的最终局面!”
几乎同一时刻,奎斯也向他的指挥官们下达了命令,他终于做出决定,在积蓄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美军的主力部队几乎都已经具备了突击作战的能力,而且精力充足,对大多数部队来讲,30公里只能算是一段很短的距离,如果装甲部队全速突击的话,那么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当然,奎斯也知道,这30公里绝对不简单,但是在中国军队明显要发动攻击的时候,他如果还不加紧反击的话,那就没有机会了。可悲的是,奎斯把突击时间定在了次日清晨,他准备让部队在夜间进行进攻准备,这能够尽量避免暴露,当然,很多部队确实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进攻准备!
很显然,在美军进行进攻准备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在他们的阵地上准备出发了。而且,大大量美军进行调动的时候(在稳步推进阶段,被配置在外围的是二流部队,而在快速突击阶段,就需要把主力部队放到前面去,所以光是转移阵地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而奎斯又想让自己的部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好突击准备,所以,在各部队准备的时候,必然要出现严重的混乱),28军的坦克部队已经悄悄的离开了他们的驻地,踏上了冲锋的道路!
这一夜的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而且美国人的希望也在这一夜破灭了。也许,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一支有近40万官兵的美国大军,竟然无法在十多万中国军队前面再继续前进30公里!这仅仅是30公里的距离而已,而柏林市市区的南北长度都不止30公里呢!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40万美军仿佛在一夜之间遭到了灭顶之灾一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