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所以在关于到底是向哪个方向上进攻的问题上,总参谋部将其暂时搁置了起来,而不立即做出决定。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中,中国的主要工作都转移到了整顿国内战争力量上来,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调整了中国的战略部署,为今后的作战行动打下更好的基础!这对整个战争的影响更为深远!
战后有人做过估计,并且用超级计算机做了分析,如果当时中国趁美国内乱攻上美洲大陆的话,中国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在战争后期,中国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内耗,即使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只能够算是一场惨胜。而要进攻俄罗斯的话,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终中国都将因为在战争中的严重消耗,而降低获得胜利的意义,绝对不可能出现战后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世界格局将更为混乱,也就达不到战争所追求的结果了,只是迎来了一个新的混乱时代而已!
从这,就完全可以看出中国当时为什么要做更为深远的考虑,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最求一些临时的胜利!这一点非常的关键,因为美国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战胜的对手。从21世纪开始,中美对抗一百多年,美国仍然没有倒下,而且成为了唯一能够与中国对抗的超级大国,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而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盲目的追求速胜的话,那么中国迎来的也许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
半年之内,中国加强了在日本地区的防御力量,其驻军数量提高到了30万,而且多半都是经验丰富的轻型部队,以应付日本地区越来越严重的暴乱与动荡,镇压反叛。接着,中国完全撤出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将这两个地区的防御与统治工作交给了以色列与新西兰的军队去负责,从而避免了兵力过于分散而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一支中国军队也到达了南美洲,开始协助阿根廷军队支持哥伦比亚游击队对付美国侵略军。而在非洲战场上,坦桑尼亚与埃及等国也得到了中国精锐部队的支持,以更快的速度在夺取着非洲战争的胜利。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借这半年的休整时间加强了在海军与空军方面的投入,并且更进一步的拉开了中美两国海空军实力的差距。在太平洋上,第12舰队已经成长了起来,担负起了在中途岛方向上的防御工作,并且对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防御部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第11舰队也已经恢复了元气,虽然还没有达到以前的水平,但是也已经重新成为了一支不可小看的强大舰队。第14舰队顺利的完成了休整,并且得到了部分新的战舰,加强了舰队的作战力量,成为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力舰队。而重建第13舰队的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之中,只不过第13舰队要想重新成军,至少还需要另外一个半年!而同时,大西洋舰队也得到了加强,常年在地中海活动的印度洋舰队也得到了补充,这更加巩固了中国的海上优势。/
对美国本土的战略轰炸也在持续的扩大之中,半年之内,中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扩大了近一倍,大量的战略轰炸机从勘察加半岛上的机场起飞,向美国本土投掷了大量的弹药,但是美国的国家防御系统本身并没有受到破坏,所以战略轰炸的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美国受到的损失甚至没有中国为战略轰炸付出的代价大。相对来讲,战略轰炸只不过是一种持续的消耗战,与心理战而已。
半年之内,莫怀聪将军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第12舰队前来中途岛布防之后,第14舰队就撤回了那霸港,并且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休整。此时,莫怀聪也离开了舰队,回到海军司令部,在得到新的任命之前,他获得了2个月的休假。
在莫怀从重新返回海军的时候,他已经升任为了二级上将,并且因为在第三次中途岛战役中指挥出色,而获得了一枚人民英雄勋章。这是中国军委与国防部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勋章,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不到1000人获得了该勋章!但是,对莫怀聪来讲,他不觉得自己就应该获得这一勋章,因为在他看来,第三次中途岛战役的损失太大了,他根本就不应该获得家嘉奖,而是应该受到惩罚。一次损失惨重的胜利并不能够算得上是胜利,真正的胜利应该是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而直到两年之后,他再次获得这一勋章的时候,才将其佩带在了胸前,因为那才是他需要的胜利!
中国海军此时也发生了一些人事调整,莫怀聪因为表现优异,所以不再担任舰队指挥官的职务,而是被分配到了西太平洋战区,担任海军部门的司令官。而他麾下不但有第14舰队,还有正在组建的第13舰队,同时还可以指挥各地的陆战队。而莫怀聪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注日本地区的问题,他敏感的认识到,日本地区快要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