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篇 再战日本 第一章 历史问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关于日本地区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而真要把历史扯远了的话,那么日本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千年历史遗留问题了!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国秦始皇的那个时代。秦始皇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东渡求长生不老的仙丹神药,但是徐福并没有回来,后来有人推测,徐福是到了日本,并且是日本的开国国君神武天皇,并且罗列了一系列的证据,包括《史记》上所记载的徐福东渡所到达的地点与日本的琵琶湖,远淡海之间的九初平原一样;时间上徐福东渡是公元前210年,而神武天皇是在公元前203年即位的,时间接近,且在神武天皇的遗物中也有秦代的铜镜;而徐福东征的时候有大量的船队,带有数千童男童女,有工匠与五谷杂粮的种子,这正好与神武天皇屯田,以及帅船队东征的记载相符合,而且当时日本正处于石器时代,不可能建造大量的舰船;徐福当时本为秦国人,有分封的思想,而神武天皇立国之后也是以分封制来治理天下的,而且当时徐福不采用汉字,这与他的愚民思想也是相吻合的;而从文化上来看,徐福当时东渡日本的时候肯定带去了铜铁等器具,粮食种子等,这与日本记载的“弥生式文化”,即外族入侵文化是中国大陆传到日本去的相同。

    从这些角度来看,日本其实与中国是同一个文化的,或者说日本是中国的后裔,而这一观点在中国吞并日本之后得到了佐证,而日本的徐福庙也得到了发展,大量的历史学家也在寻找着徐福即是日本开国国君的证据,并且在数十年间陆续挖掘出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对这一论点进行了证明。

    当然,这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而这也是中国本着同化日本的目的而进行的一些文化活动,在吞并日本之后的几十年之间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现代史上,中日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却远没有解决!

    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这两个原本同为受到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就成为了势不两立的死敌。随后,中国进行了十多年的抗日战争,这更加深化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到二战结束之后,中日两国的矛盾原本就应该放下了,但是,随着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而美国为了摄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将日本重新武装了起来,并且让日本变成了反共的前线,从而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导致二战的遗留问题几十年没有得到解决,而日本更是变本加厉的否认自己在侵略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这彻底的激化了中日矛盾,为后来的三次中日战争埋下了祸根。

    台湾解放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这都让中日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到后来,除了战争,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了。而这当然与美国为了摄制中国,而纵容日本的扩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然,根本的原因还是日本的扩张野心,而这一点,在二战中日本的战略方面就体现得非常的清楚!

    早在日俄战争(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而不是21世纪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就明确了自己的扩张侵略方向,即要控制世界,就要控制中国,而要控制中国就要控制满蒙,要控制满蒙,则要控制朝鲜。日本也正是按照这一方向,一步步走向战争的深渊的。

    日本从来就不缺乏扩张的野心,从倭寇袭击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开始,日本就渴望着摆脱岛国的身份,成为真正的大陆强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也正因为受到了岛屿的限制,所以很难以成为真正的强国。这一点,日本与英国有着极大的不同。英国虽然同为岛国,但是在历史上,英国从来没有少过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交往。早在罗马帝国时期,英国就与欧洲大陆有着密切的往来。而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更是成为了欧洲的霸主,与海洋的霸主。从文化上来看,英国是一个彻底的欧洲国家。而日本则完全不一样了,在美国的舰炮轰开日本的大门之前,日本就一直是个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国家,这与中国当时的情况非常的相似。

    英国的舰跑轰开了千年古国的大门,让沉睡了千年的中国人发现世界变了,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一个日益腐败落后的国家,英国人打醒了中国人的自尊与自强。美国人的舰跑也轰开了日本的大门,只不过打醒的是日本的野心。日本与中国在这个时候因为一点点差别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明治维新的成功,让日本迅速的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则让中国继续沉沦了下去。这也就有了后来中日两国间长达半个世界的战争!

    日本人的野心不仅仅是自身的强大,而是要控制中国,控制亚洲,控制全世界。作为二战东方战场的策源地,主要的战犯国,日本在战后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更让日本看到了扩张的机会。中国解放台湾的战争中,日本蛮横的干预,让本已经十分脆弱的中日关系彻底的破裂,随后日本想借助朝鲜半岛再次登陆亚洲大陆的行动让中日关系到了战争的边缘,而这就是第一次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中日战争之后,中日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激化了。战后,双方谁都不服气,日本认为中国不可能战胜他,就显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