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都围困了起来!
到此,中国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投入的地面兵力已经达到了35万,另外还动用了太平洋舰队60%的力量,印度洋舰队70%的力量,太平洋战区65%的空军,以及战略轰炸机部队40%的力量。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5万!可见,这时候,第一阶段的进攻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是,被围困在堪培拉到墨尔本之间的澳大利亚军队仍然有150万左右,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有大概15万。怎么消灭这些澳大利亚军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麻烦!
如果按照以往的作战思想,要硬碰硬的来消灭这些澳大利亚军队的话,那无疑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说别的,仅仅是控制这一地区的所有大城市,重要据点,那么需要投入的地面部队至少需要30万!而且,这无疑将会陷入另外一个巨大的泥潭,让中国军队无法从这里抽身!
战役打响之后的第21天,第一批以色列军队踏上了澳洲大陆。这是以色列政府的一支远征部队,虽然名义上,他们是策应中国军队行动的,但是这支部队的人数达到了15万,而且都是精锐的重型部队,其火力配置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中国快速反应部队。显然,他们不是来策应中国军队的,而是要成为一股主要力量!
这就是中国方面提出的解决澳大利亚问题的一个关键办法,也是当时鲁毅为总参谋想到的一个解决办法。如果中国军队,或者说是东方军队占领澳大利亚会让当地的平民产生反感,甚至因此引发抵抗行动的话,那就让以色列的军队,让犹太人来占领这里,并且进行统治。即使,这样做也许并不能够改变澳大利亚人反抗的本质,但是伤亡却不会算在中国的身上,所以,这将避免中国陷入到一场人民战争的尴尬境地中去!
当然,仅凭以色列的力量要想占领并且控制整个澳大利亚的话,那并不是一件可行的事情,毕竟,以色列国力有限,而且现在犹太人的总数量还不到1500万,而澳大利亚是一个拥有1亿多人口的大国,以色列军队的数量也不过30万左右,这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占领并且控制的能力。因此,中国军队仍然将在澳大利亚战场上作战,只不过,中国军队仅仅负责与美澳军队作战,而对后方地区的控制,则交给以色列方面来负责了!
为了考验以色列军队的战斗力,或者说是减轻当时中国军队在前线受到的压力,减少伤亡数量,以色列军队一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就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去消灭被围困在布里斯班港内的美澳军队!
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布里斯班港虽然被围困了20天,但是美澳联军在这里储备的物资足够他们使用半年,而且被围困的美澳联军的数量足足有30万之巨!但是,以色列军人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也证明了他们参加这场战争的决心。在第一周之内,以色列军队有以损失不到两个团的微小代价歼灭了5万多澳大利亚军队,其中包括45000人的俘虏#轰然整个布里斯班港的战斗是最后结束的,但是从一开始,以色列军队就没有畏惧过,并且多次以行动证明,他们的战争意志已经恢复了!
在以色列军队进攻布里斯班港的时候,中国趁机将部署在这里的12万部队抽调了出来,投入到了进攻堪培拉的战斗中去。而此时,美国与澳大利亚军队已经在向西突围了,显然,美澳两国都认识到,再不向西突围,等到中国抽出手来的话,那他们被围困的这些部队就都要完蛋!
40军在阿德莱德港进行了半个月的休整之后,已经重新投入了战斗,他们的任务是协助38军守住防线,并且对美澳军队进行反击。毕竟,40军是以打进攻为重点的军队,而38军在改建之后,其特色是擅长进行艰苦的防御战。这两支军队成为了美澳军队向西突围的拦路虎。而在这里,战斗也打得最为艰苦,激烈!
当美国军队准备向西突围的时候,澳大利亚军队其实也已经没有了作战的士气。此时,虽然防御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军队的数量达到了35万,但是绝大部分的军队都是二流部队,很多从一线撤下来的军队补充的都是新兵,而大量的新征召的部队根本就没有战斗经验,更谈不上有多少战斗力了,而这些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强大进攻面前,显得异常的脆弱!
战斗打到第4天,中国军队就兵临堪培拉城外。这里是澳大利亚的行政首都,城市并不大,人口还没有超过50万,只能够算得上是中等城市,而且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已经有至少20万市民疏散到了乡村以及小城镇。
进攻堪培拉的战斗打得异常的艰难,澳大利亚政府清楚的知道,这里虽然只是行政首都,但是也是首都,而首都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堪培拉失守的话,那么将对澳大利亚军队的士气产生严重的影响。即使,这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澳大利亚方面仍然希望在堪培拉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至少要等到美国军队在西线战场上杀开一条血路,让大部分军队撤出去才行。
进攻一座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在中国的将领看来,这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但是战斗打了足足半个月,最后一批抵抗的澳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