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篇 大战爆发 第十二章 一决雌雄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中国在登陆澳大利亚作战的初期所受到的抵抗并不强烈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对美国的政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美国政府公布的战果是振奋人心的,但是知情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拿来宣传用的东西,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从现实角度来讲,美国已经输掉了中途岛海战,甚至可以说是输掉了太平洋上的战斗,很多以前支持战争的美国国会议员此时都要再三考虑一下这场战争的后果了。美国是输不起的,特别是在太平洋上输不起,只要输掉了太平洋战争,那么美国就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在美国国内也形成了一股“和平”势力,其中几位主要的领导者都是美国国会议员。但是,此时美国总统已经拿到了国会的授权,将国家带入了战时状态,国会其实已经被架空了,并没有多少权利,所以这个组织也只是在地下活动,还没有成气候!

    对中国来讲,中途岛海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从太平洋战区的海军力量分配来看,因为第11舰队遭受重创,作为太平洋战区的主力舰队,第11舰队在半年之内是难以再次投入战斗的。所以,最终,中国计划在三个月之后发动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进攻行动被迫延迟到了半年之后。为了紧缩兵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之中,中国并没有在太平洋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只是在持续扩大中途岛作为前沿基地的作战能力。而在大部分的地区,中美两国都陷入了僵持状态。

    另外,因为海军的损失相当惨重,所以计划中以海军为主的对澳大利亚大陆的打击行动被迫改为了以空军为主。而空军的战略部队作为主力,开始了持续半年的对澳大利亚本土的持续轰炸。另外,为了进攻澳大利亚本土,中国原先计划在卑斯麦群岛以及新喀里多利亚群岛的登陆作战被迫取消。这些都对后面的西南太平洋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所有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但是双方到现在仍然没有拿出所有的战争手段来,战斗还只是限制在局部范围之内的。但是,中国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美国正在走向极端,战争规模扩大只是件迟早的事情。所以,中国一方面加强海军建设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加强本土以及海外基地防御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开始研制新一代的武器装备,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方式。

    如果美国要扳回在战争中的劣势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中美从新拉到同一个起跑点上。而从现在双方的能力来看,美国在天军以及信息方面与中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作为进攻的一方,中国更需要依靠信息的支持。因此,当中途岛战役发动的时候,中国的总参谋部就预测美国会主动打击中国的太空军事系统,破坏中国的全球通信,情报,以及指挥能力,以换取到一定的优势。但是,中途岛战役中,美国并没有这么做,那么谁又能知道在澳大利亚战役开始的时候,美国也不会下手呢?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就需要考虑在天基军事系统遭到破坏之后,怎么来适应新的战争。显然,这是一种倒退,不管是重新建立新的天基军事系统,还是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那么总会在一段时期之内,以现在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军事指挥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会出现紊乱的情况。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也许美国还真能够通过这一行动改变战场上的势态,从新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当然,这对中国来讲,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战争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而选择权掌握在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手中。如果双方能够克制的话,那么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一场只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战争来解决双方的矛盾,确认新的国际秩序,而且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是,毫无疑问的,战争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以获得胜利为目的,而不择一切手段的方式来进行根本性,所以,要想限制战争的规模,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既然美国是以获得胜利为目的,那么如果改变战争方式能够使其获得胜利的话,那么美国为什么不干呢?即使是将中国放到这个位置上,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可以看出来,战争是带有极大的破坏性的,只要战争一发动起来,那么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其规模,可以限制其范围了。

    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除了在非洲地区与南美洲地区这两个次要战场上的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之外,在太平洋战区,大西洋战区,以及欧洲战区这三个起到主要作用的地区,战斗基本上都已经停止了下来。中美两国都在做新的调整与部署,并且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同时,中美两国也在反思中途岛战役,对自己的军事计划做出修改。而半年的喘息时间显得并不漫长,平静之后的暴风雨将更为猛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