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篇 大战爆发 第九章 www.03wx.co...
第11舰队受到攻击的消息也引起了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高度重视,而相关的消息甚至发送到了总参谋部。制订中途岛作战计划的人员都清楚,第11舰队在这次战役着担负着多么重要的任务,而现在战斗才开始,如果第11舰队就在此遭到了惨重的损失的话,那么后面的战斗还怎么打?
中途岛战役开始之后,杨利威上将就一直呆在总参谋部,吃住都在这个地下指挥所内,而在第11舰队受到攻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杨利威上将被人从床上叫了起来。两分钟后,他来到作战指挥部的时候,战斗已经打响了。
“总参谋长,第11舰队刚刚顶住了第一波攻击,只有最外围的一艘防空巡洋舰遭到了重创,其余舰只安然无恙,现在编队的防空网正在加强!”
杨利威点了点头,一点慌张的样子都没有:“还是老规矩,让人把饭送过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之后,杨利威才继续问到:“美国有多少战略轰炸机参与了这次打击行动?”
“应该是4个中队的48架轰炸机,它们携带的应该是远程反舰导弹,美架轰炸机可以携带24枚,而第一波攻击是由240枚导弹组成的,现在外围防空战舰正在撤退,准备到后方进行弹药补充,而第二梯队的防空战舰已经做好了准备,第二批战斗机也已经投入了战斗。从我们现在收到的消息来看,第二波导弹攻击将在2分钟后到达,其数量应该有480枚左右!”
“这么说来,这波导弹攻击是最关键的了?”杨利威皱了下眉毛,“好了,你先去忙吧,有什么时候,我会叫你来的!”
因为战略轰炸机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战略轰炸,要突破对方的防空拦截,所以非常注重隐身与速度这两项技术,而这严重的限制了轰炸机本身对目标的探测能力。为了增强轰炸机对战场信息的感知能力,几乎所有的战略轰炸机都需要有卫星系统的支持。比如,轰炸机在起飞之后,就不再向外界发射任何的无线电波等可被探测到的辐射,而只接受外界发来的信息。因此,战略轰炸机在打击目标的时候,就必须要接受卫星送来的情报,这样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攻击,而在攻击海面目标的时候同样如此。
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一般都在1000公里以上,在这个距离上,出了卫星能够提供情报与信息支持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任何手段可以为导弹提供帮助了。因此,不但中国的远程反舰导弹需要由卫星系统提供帮助,美国的远程反舰导弹也是同样的。在美国轰炸机到达导弹发射空域之前几分钟,侦察卫星就把中国舰队的位置,速度,航向,以及舰队的编队等等信息传送给了后方的战区司令部,而战区司令部的中央电脑在处理完了这些信息之后,又将其发送给了通信卫星,接着,这些信息被转发给了正在准备攻击的轰炸机。轰炸机在接收到信息之后,将其输入导弹的制导系统,然后在由电脑选定的最后地点将导弹发射出去!发射完导弹之后,轰炸机就可以返航了,而其他的工作则由卫星系统以及导弹本身的制导系统继续进行。
导弹离开轰炸机之后,先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弹道飞行,并且每过一定时间,通过导航卫星以确定自己的精确坐标,然后根据这个与预先编制的飞行线路做对比,以进行弹道修正。这期间,导弹是离不开导航卫星的,如果导航卫星失灵的话,就只能够通过导弹本身的惯性导航系统继续飞行了,而这必然会让导弹的飞行线路出现偏差,将最终影响到导弹攻击的精度。而在距离中国舰队还有50公里的时候,导弹最后一次接受通信卫星送来的情报,确认中国舰队的最新情况,并且根据这一情况对末段攻击线路做修改,并且由导弹上的计算机系统选择最理想的攻击目标。而在距离目标40公里的时候,导弹与卫星的配合结束,导弹进入末制导阶段。
从远程导弹的中段飞行过程来看,这其中存在着巨量的交换信息,而信息交换的数量,速度,以及通信频道本身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了卫星性能的限制。所以,在进行攻击的时候,并不是可以将同时攻击的导弹数量无限化,这个数量必然受到了该地区卫星制导能力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中美两国都在努力提高卫星的性能,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在同一个地区,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导弹进行攻击,而这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比如现在,美国在中途岛附近空域能够用卫星同时引导的导弹数量为120枚左右。但是,在美国的远程反舰导弹上有一种跟随作战模式,即一枚导弹跟随另外一枚导弹进行攻击,并且由担任引导的那枚导弹向别的导弹提供目标信息,这极大的缓解了卫星的压力,而在这一模式下,一枚引导导弹最多可以指挥其他三枚导弹进行攻击。所以,美国空军即使投入了48架轰炸机进行攻击,但是在同一时间之内,最多只能够支持20架轰炸机同时进行攻击!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美国战略轰炸机的攻击至少都要分两批进行,而为了保险,分做三批进行攻击是最为合适的,其中第一波攻击是试探中国舰队的防空能力,并且消耗防空战舰的弹药,而第二批攻击就将摧毁中国舰队,第三批攻击则是扫荡其余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