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即使这场战争与中国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对中国来讲,只要是发生在自己势力范围附近的事情,都与自己的有关系,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的安全!
可以说,鲁毅非常具备有战略前瞻性。早在2059年底,他就以战区司令的名义,向伊朗增派了两个陆军作战单位,而这5000人的部队中,还有一支小规模的特种部队。正是这支部队提前到达了伊朗,才让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在伊朗北部地区建立起了一道战线,阻止了车臣恐怖份子流窜进入伊朗,避免了中国惹上这次的麻烦!当然,麻烦是避免不了的,因为第四次车臣战争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次国际政治的较量,既然扩大到了国际范围内来,那么中国就不可能袖手旁观!
在伊斯梅尔(那所学校的名字)人质危机期间,中国就已经与俄罗斯紧急建立起了情报联系,根据中国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中国将尽一切能力向俄罗斯提供情报支持,但是中国不能够通过公开途径向俄罗斯境内派遣军队,甚至不能够让中国的军用飞机进入俄罗斯领空!
虽然,这不是一条具有多大效力的协议,但是却给鲁毅提供了机会,因为作为一名具有多种作战经验的将军,鲁毅的目光不仅仅是局限在海军范围之内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空军与陆军将领,甚至通过在南越的指挥行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特种战指挥官。所以,当车臣危机爆发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到,其实这是一次检验中国军事实力的机会。首先是可以检验中国在收集与分歧情报方面的能力,其次,自然是考验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的机会了!
在人质危机的当天,鲁毅已经命令驻扎在伊朗北部地区的空军第13战术大队开始行动了。第13战术大队是空军在新编制之后的一个战区级别的作战部队编制,其中包括了2个战术战斗机中队,3个战术攻击机中队,1个战术侦察机小队,1个战术加油机小队,以及1个战术指挥机小队。当然,此时能够利用到的就只有战术侦察机以及指挥机小队了。
中国的指挥机能够在伊朗北部地区上空飞行,就监视到整个车臣地区。同时,战术侦察机在飞到了高加索南部地区上空之后,还能够有效的监视与控制那些隐藏在高加索山区中的小道。而这,正是车臣叛匪的主要通道。大部分的车臣叛匪是集中在高加索山脉以南,以避免遭到俄罗斯正规军的打击,只是在作战行动开始之后,才会秘密渗透进入车臣。而正是鲁毅派遣出去的这些侦察机以及指挥机提供的情报,让俄罗斯掌握了最及时的信息。4月中旬,俄罗斯的那次大规模的围剿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中国提供的正确情报!
仅仅是情报方面的支持,对俄罗斯来讲是永远不够的。通过实战表明,俄罗斯内务部的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是相当有限的,而其正规军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更差一点,特别是在这种小规模的战斗中,正规军的特种部队几乎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对俄罗斯来讲是一个悲哀,甚至被其高层看做一种耻辱。早在第三次中日战争之前,中俄双方的特种部队就进行过多次的“较量”,结果是让俄罗斯总统大发雷霆,因为俄罗斯的特种部队表现得太糟糕了。就算是派遣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与中国一支军级特种部队过手,他们也占不到一点便宜,如果面对的是中国更厉害的特种部队的话,结果还会更糟糕。当然,俄罗斯也花了大力气建设自己的精锐特种部队,但是成果却一直不怎么好#葫以,在这场战争中,注定了要让中国特种部队参加。而这也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大动作!
从5月下旬开始,俄罗斯在车臣的围剿行动就很不顺利了,多半因素是其反游击战,以及其对付车臣叛军的特种战的能力太低,根本就无法对抗车臣叛军的骚扰行动。另外,俄罗斯的情报系统无法支持其特种部队在高加索以南的地区展开清剿行动。所以,俄罗斯必须寻找第三方力量的帮助,最后很自然的就找到了中国!
鲁毅是在6月初接到命令,让其派遣小股特种部队进入高加索以南地区,帮助俄罗斯清剿当地的车臣叛军的。这样的行动并容易。首先,派遣的特种部队的规模不可能太大,如果太大的话,很容易被发现,从而受到高加索地区国家的指责。当然,这也不利于隐蔽,如果特种部队的行踪暴露的话,就无法起到任何作用了。同时,也不可能指望获得俄罗斯方面的协助,因为俄罗斯中央政府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不得让其军队的行动超过自己的领土范围,当然,当时俄罗斯的特种部队也不具备有到高加索南部地区执行任务的能力,或者说能力不足!其三,就是特种部队很难获得有效的空中支援,甚至连炮火支援也没有。战斗必须要依靠自己来解决,不要指望能够有协同作战行动。当然,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当地居民对中国特种兵并没有好感。这是历史因素造成的,同时当地居民对车臣恐怖份子都持同情态度。所以,中国特种部队要是深入高加索南部地区作战的话,面临的麻烦相当巨大,执行任何一项任务都相当困难!
当然,作为一名军人,鲁毅的选择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