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篇 硝烟散去 第八章 政治需要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拉望岛,以及几个南沙群岛大型岛屿上的战术飞机能够为舰队提供足够的防空力量。同时,驻扎在本土的战术空军也能够为舰队提供支持。而这支舰队还要到20号左右才能够到达金兰湾外海。

    18日早晨,驻扎在云南与广西南面的几支陆军部队已经开进了北越,沿着三条南北公路迅速南下,以加强北纬17度线的防御。这次,中国没有让北越军队打前锋。首先是信不过北越军队,其次,北越军队的战斗力也非常有限,因为在中国的安全战略下,北越军队只能够勉强算得上是一支治安部队,其进行野战的能力相当有限。而随着至少2万地面部队的进入,北越的防御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驻扎在云南与广西的战术空军也开始在北纬17度线上巡逻,随时应对南越空军的挑衅,并且打击胆敢越过北纬17度线的南越军队!

    当中国方面迅速的做好了战争准备,南越当局才意识到,他们之前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军队的反应速度之快,大大超过了南越军队的估计。按照他们在第三次中日战争中得出的经验,中国军队只要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够做好战争部署,而他们的进攻要是顺利的话,一周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完成很多事情了。但是,中国方面只花了不到2天的时间,就完全做好了战争准备,而此时,部署在北纬17度线南面的南越军队才开始做进攻准备。进攻还没有开始,南越方面就已经认识到失败是注定的事情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如果南越方面稍微理智一点,停止军事行动,战争还是不会爆发的,最多,只是统一的时间延长几年,或者是损失一点利益而已。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南越方面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直接导致了战争的扩大!

    在谈判方面,南越的外交官员一直在努力,但是此时他们与国内军队的矛盾已经严重扩大,所以无法做出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保证,那么他们在谈判方面的努力收效就非常的微小了。而就在南越的外交人员还在努力的时候,其军队已经开始了扩大战争的行动!

    在南越后方,因为越过北纬17度线向北的进攻已经变得没有多少意义了,所以南越军事领导人最终放弃了部队北上的计划,但是就这么放弃了战争行动,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在当时的南越领导人看来,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战争已经爆发,如果南越此时求和的话,中国将加上很多的苛刻条件,所以现在还不能停止下来,必须要取得一个足够与中国进行和平谈判的砝码,才能够停战。而这个重大的任务,自然落到了进攻金兰湾的部队身上,只有迅速的拿下了金兰湾,才有与中国进行谈判的可能!

    可以看出来,当时南越的内部局势,以及其做出的决策都是相当混乱,而且充满了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既不敢与中国打,而另外一方面,却要硬撑着打下去。同时,军事行动与外交行动的严重矛盾,也是南越最终走向深渊的重要因素。当然,从战争双方的实力来看,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南越的结局。在没有中国的同意或者是默许下,越南的统一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任何一点军事行动,即使这样的行动计划得再周密,考虑得再全面,最终都注定无法获得胜利。中国在几十年前,有着分裂越南的能力,那么在几十年后,难道还不能对付越南问题吗?

    当然,此时,在金兰湾的鲁毅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中央的计划让他很失望,如果仅仅是被动的防御,那他指挥的部队就将处于很尴尬的地位。而作为一名海军将领,鲁毅最推崇的就是进攻,在海军中,是没有以防御一方获取胜利的战例的,所有的胜利都将建立在进攻的基础上。只有坚决的,有效的进攻,最终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即使在中央已经决定暂时不展开反击的时候,鲁毅仍然没有放弃进攻的打算!

    在让地面部队继续加强正面防御的同时,鲁毅开始向南越进攻部队的后方派遣小股的特种部队。这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因为在鲁毅的手里,其实并没有正规的特种部队,他只能够从现在的部队中抽调一部分擅长丛林作战的人出来,组成一支临时特种部队,然后在几名特种教官的带领下,到敌后去展开侦察,破坏,策反等等特种作战行动。而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其实是为后方的炮兵提供炮击参数!

    3月18日,南越方面第一次出动了空中部队,而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严阵以待的中国空军的战斗机。而就在这天,鲁毅的特种部队正式出发,战争在这个时候,已经刹不住了。双方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扩大这场本不应该存在的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