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篇 战略反攻 第十五章 危机暗藏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不久之后,麻烦还会接踵而至!

    鲁毅思考了一会,批准了王晨关于重点轰炸日本空军基地的作战方案,大概此时王晨已经拟订好了打击目标,就只等着舰队司令官的这道命令了吧。接着,他翻到了下一页,是关于舰队人员的报告。第5舰队是海军新组建的一支舰队,在现有的几支舰队中,人员素质可以说是最糟糕的!就算是第3舰队,虽然在上次的海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舰队剩下来的人都是骨干,其作战素质肯定比第5舰队要好很多!而现在舰队官兵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家,在外面打了快半年了,而这是科学研究后,普通人思念家乡情节的第一个极限。当然,这只是指在和平时期的极限,中国的第4舰队曾经创造过在海上连续作战近2年的记录!当然,现在用在第5舰队并不合适,因为大量的官兵都开始想家,这对士气是个不好的影响!

    下午的会议结束之后,就是一场盛大的晚宴,而让鲁毅想不到的是,这场宴会竟然由林娜主席亲自主持。餐桌边上,大家吃得都很拘谨,根本就不像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军人。首先是主席就在现场,没人愿意丢人现眼;其次自然是因为主席是女人,作为军人,怎么也的在女性的面前保持一点风度吧!散宴之后,虽然主力提前离场了,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舞会上,鲁毅注意到,几乎每个重要的前线将领都被单独的叫了出去,大概15分钟之后,又会被人送回来,接着是下一名将领被单独叫了出去。大概一个半小时之后,一名少校军官过来招呼鲁毅了。这名少校军官穿的是元首特别卫队的军礼服,鲁毅顿时明白,肯定是主席开始单独召见每个她认为应该单独谈一谈的军官了!联想到上午的会议,鲁毅顿时提高了警惕,一点大意的心态都不敢有!

    王晨在这份报告的后面落下了自己的意见,建议舰队组织一次晚会,让所有官兵都能够体会到舰队就是他们的家的这种感觉,并且向总后勤部提出意见,希望能够为官兵开辟一条单独的通信频道,让想念家人的官兵能够与自己的亲人通上电话,至少是发上一封电子邮件,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鲁毅想了一下,写下了:加强政治工作,开导所有官兵。这是他唯一能够提出的意见,不但第5舰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所有的海军舰队,甚至包括部分陆军部队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对日战争打了两年多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不要说那些新兵,就算是老兵,恐怕此时也在想家了吧!想了好久,鲁毅起手给中央军委写了一份报告,主要就是说明现在官兵的这种思家情绪,虽然写的东西不多,主要是结合第5舰队的实际情况写的,但是他不知道,正是他这份报告,为很多思家的军人找到了一条出路,而且他也正是通过这次“大胆”的行动,从解放军众多的将领中脱颖而出!

    在一间小的办公室内,当鲁毅第一次看到林主席那焦虑的一面时,再也不把这位身材矮小的女主席看得比任何的男人矮了#轰然,鲁毅对政治不了解,但是他知道,压在主席身上的担子,比他们这些前线指挥官每个人都要重!主席管的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支小小的舰队,就凭这一点,鲁毅彻底的服了这个女主席,一个比任何男人都要出色的女人!半个小时之后,鲁毅才离开办公室,林主席跟他谈的事情,鲁毅从来没有跟第三个人说起过,即使是在后来他的那本回忆录中,对这件事情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但是,所有在分析鲁毅这位中国海军第一元帅生平专家中,都将这次鲁毅与林娜的单独会面当着了最重的一笔。猜测不少,但是由有多少人猜到了呢?

    在王晨的报告中,剩下的事情也不算什么大事了。出了要继续提防东面的美国第5舰队,保持与第4舰队的配合,以及对战舰上各种易损设备的保养问题之外,就没有什么了。当鲁毅在最后一份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多,舰队此时已经开始在接受补给,大概2个小时之后,就会北上,继续执行打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看了下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好休息,也不用脱外衣了,鲁毅就这么躺到了床上去,但是却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这才由总参谋长部召开了作战会议,主要商讨了各战区之间的作战配合等问题。让鲁毅感到惊讶的是,昨天晚上那些被主席单独接见的将领一个个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当然,在这样的会议上,根本就轮不到鲁毅这样的人发言,主要是总参谋部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鲁毅才知道,对日本的登陆作战计划再度被推迟了,同时第5舰队要在外海多执行至少3个月的任务,直到第6舰队组建完毕,具备了作战能力之后,才会考虑让在外海作战时间最久的第5舰队回港休整!

    回来的路上,鲁毅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在琉球岛停留换机的时候,他知道齐骏海军总司令此时正在琉球岛视察工作,如果是以往的话,他肯定会去找以前的老校长,商讨一下在北京发生的事情。但是这次,他忍住了心里的冲动,留在了机场的军官休息室内,直到为他准备的航母运输机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快要起飞的时候,他才离开了休息室。而这时候,他也彻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