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篇 战略反攻 第十五章 危机暗藏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合,让战列舰与航母接收补给。虽然这不是正规的海战,但是上面的命令之有一条,不要在乎弹药,尽量的摧毁日本本土上一切有价值的目标#葫以,舰队的弹药消耗速度相当快#蝴们第5舰队因为大部分战舰都是新式战舰,特别是航母与战列舰都是新建造的,所以持续作战能力还要好一点,第4舰队大概每1天就得补给一次,战列舰每过一天,就得在海上更换一次炮管……

    到达北京的时候,天已经快要亮了。鲁毅乘坐的那架陆战队的运输机没有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而是降落到了一个小型的军事机场上。飞机还没有停稳,他就已经看到在外面布满了穿着黑色军装的宪兵。不用问,这里已经被严密的封锁了起来,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下了飞机之后,立即有两名少尉宪兵搜走了鲁毅的佩枪,接着把海军的常礼服送了过来。时间紧张,鲁毅只能坐到用来护送他的装甲车上才换衣服。而等他把衣服整理好之后,车已经进了北京城。看了一眼那些面无表情的宪兵,鲁毅也不敢乱问什么东西,反正,等下就知道了!

    在作战日志中,王晨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舰队的弹药补给速度!因为舰队中,95%的战舰都采用了聚变核动力系统,所以舰队只需要航空燃料,这项补给还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现在不但第5舰队在执行打击日本本土的问题,同时在他们的西面,还有第4舰队,在日本九州岛的西面还有第2舰队,第3舰队也已经进入了日本海,从北面打击日本本土。第1舰队正在高雄港内休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将在半个月之后出发,到达千岛群岛附近,从东北面开始打击日本本土。而第2、4、5三支舰队的补给地点都设在了琉球岛,弹药是从大陆运送过去的,而琉球岛上的那霸港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使用效率。所以,每支舰队都存在着弹药不够的问题……

    当装甲车停下来的时候,鲁毅才发现,他们去的既不是总参谋部,也不是国防部,更不是中南海,而是到了总政治部!而且,怀着同样心情的不止他一个人,在总政治部安排的祝恨地点,他见到了很多熟人,其中就包括张大鹏的搭档,比他早2个小时到达的第4舰队的司令官。而这些人,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使有人心里明白,也会装着不知道!当天晚上,最后一名前线指挥官到达了半个小时之后,由总政治部召开的会议就正式开始了!

    王晨在报告中留了一条建议,减少对日本民用目标的打击,重点落到军事目标上!鲁毅苦涩的笑了下,说得容易啊,如果没有这次的会议,恐怕他还真这么做了,弹药补给不上来,打击日本民用目标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经过这次会议之后,他是不能这么做了,不然就会被呼啸的海浪推到浪尖上!但是,看到王晨最后着重提的一笔,打击日本空军基地之后,鲁毅顿了下……

    上午的会议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特别是对他们这些不管政工,主要的任务是指挥军队打仗的指挥官来讲,政治部的那些领导的话,确实是很难理解。但是,到了会议的后期,大家都听出了一点,就是注意自己的政治思想,明白解放军的性质,不要偏离了轨道!这让所有人都提起了万分的注意。虽然大家对政治都不是很了解,但是能够作为独挡一面的指挥官,大家的智慧都不低,只要被这么轻轻的一提醒,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风雨欲来风满楼!

    翻完了舰队作战日志,鲁毅接着拿起了这一天半中舰队中的事故报告,在报告的第一页,就写着海军航空兵的损失数量!而这时候,鲁毅才明白,为什么要重点打击日本的空军基地了!从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就开始将工业基地向本州岛东部转移,因为这里距离中国最远,而且面积广阔,是躲避中国战略轰炸的最佳地点。当然,日本空军也在这附近修建了众多的机场,以在危机时刻部署更多的防空战斗机。而此时,第5舰队的任务就是打击日本本州岛东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而随着九州岛防空体系被瓦解,大量战略目标被摧毁,已经失去了防御的价值,日本空军的防空重点就放到了这边来。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中,舰队攻击机的损失超过了前面一周作战的损失,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遭遇到日本防空战斗机拦截后的损失。所以,王晨在报告中强调了打击日本空军基地这一点!

    上午的会议结束之后,下午众多前线指挥官被带到了中央军委,当然,由是漫长的会议。先是大家轮流着做了简短的战争报告,汇报作战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让鲁毅有点哭笑不得的是,大部分海军舰队指挥官的问题都是弹药不够!甚至连正在休整的第1舰队,以及印度洋舰队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而陆军的主要问题是在朝鲜半岛上的推进速度太慢,损失惨重,装备补充跟不上,空军的问题是没有一种能够比得上战列舰穿甲弹的有效的航空导弹为战略轰炸机使用!当然,这些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重点。同时,也可以看出来,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上午的会议上,现在很多人还没有回过味来,自然无法做出更好的报告来了!让鲁毅稍微轻松一点的是,下午的会议才是他们这些将军所适合的会议,至少比上午轻松了很多!但是,让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