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认为自己已经成功的偷袭了舟山岛,摧毁了中国第1舰队的主力战舰。当然,让日本稍微感到惋惜的是,中国第1舰队的4艘战列舰并没有在舟山港内,所以没有受到打击。但是不管怎么样,已经没有了护航战舰,没有了航母的第1舰队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也就无法对日本海军舰队构成任何的威胁了!
当然,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大家已经知道,第1舰队只是损失了部分护航战舰,航母与战列舰都得以保存!同时,因为大部分战舰都是沉没在港口内的,很快就被中国海军打捞了起来。到为第1舰队新建造的战舰加入海军序列的时候,这些战舰也基本上被打捞起来,并且得到了修复。所以,中国第1舰队的损失并不是很大,能够在中国进行战略反击的时候,及时的投入到战场上去。大概,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因为日本海军部判断,中国海军在短时间之内已经没有再战的能力,所以,在偷袭了舟山岛之后,立即着手开始实施向南拓展的战略进攻行动。可以说,这是日本必然走出的一步,只有向南,夺取南海与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资源,才能够保证日本战车运转正常!
4月12日,日本联合舰队在经过了4天的休整与补充之后,南下与到达菲律宾东面海域的登陆舰队回合,开始为登陆菲律宾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了!
按照原订计划,本应该在偷袭舟山的同时,登陆菲律宾,开辟南下战场。但是,日本海军部在衡量了偷袭舟山港的计划后,决定暂缓南下进攻的行动。按照舟山基地的规模,日本海军必须出动3个攻击波,才能够保证摧毁舟山岛上的中国军事基地,以及中国第1舰队的主力战舰。如果按照原先的计划,日本大洋舰队出动4艘到5艘航母(最多由本土舰队增援一艘),在保证舰队本身的安全情况下,最多只能够出动两支攻击机群,根本就达不到海军部定下的作战要求。而且,打击舟山基地是日本海军的第一重要任务。所以,在这一情况之下,日本海军部最终决定,让本土舰队与大洋舰队组成联合舰队,一起参加偷袭舟山港的行动。同时,登陆舰队开始向预定的集合海域前进,并且等到联合舰队完成了偷袭舟山的行动之后,一同在菲律宾实施登陆作战!
表面上看起来,偷袭舟山是日本海军最重要的任务,但是日本海军部的将领同时认识到,偷袭舟山只是开始,而并非拓展日本战争潜力的主要手段。要想在战争中获胜,日本就必须在菲律宾登陆,所以,在日本联合舰队偷袭舟山的同时,由12艘驱逐舰,4艘巡洋舰护卫的登陆舰队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的充分,当然,这也体现了日本人在制订战术计划上的细心,可以说,日本人的战术计划是天衣无缝的,与其糟糕的战略计划同样的出名!
为了保证在菲律宾登陆行动的成功,出了投入联合舰队充当登陆部队的主要支持力量之外,日本还准备了一支非常强大的登陆舰队。
登陆舰队有12艘两栖攻击舰。虽然,这名义上是两栖攻击舰,与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的名字一样,但是在日本海军中,这种战舰的作用完全不一样。两栖攻击舰一般只携带直升机作战,而并没有携带承担对地支援任务的垂直起降攻击机,因为日本并没有这类的攻击机,而别的国家也没有向日本出售这类战机!当然,这种战舰的两栖打击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日本的这12艘两栖攻击舰分别属于两个型号。其中,“北岛”级能够携带12架武装直升机,36架运输直升机,并且为800名士兵提供生活空间,同时携带一个加强营的武器装备,由两艘气垫登陆艇将重装备送上岸。“四国”级更先进一点,虽然在载机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采用了更先进的通信与战场指挥设备,能够与海军舰队,空军的战机进行联合作战,并且具备了战役指挥能力,能够指挥登陆舰队作战。
24艘船坞登陆茧,这是日本登陆舰队的绝对主力。船坞登陆舰虽然并不具备强大的垂直突击能力,但是却拥有极为强大的携带能力,能够搭载1个团的1200人的兵力,同时携带整个团的重装备,包括两个坦克营的80辆坦克,120辆步兵战车,45门自行火炮!而携带的3艘大型气垫登陆艇能够保证将这些部队与装备迅速的送上海滩!
24艘综合登陆舰,这是搭载登陆部队的主要战舰。日本海军原本并没有计划建造综合登陆舰,因为在2040年之前,日本并没有认识到登陆作战的重要性,当时日本的主要战略针对是中国,是执行的防御式战略。但是,在资源问题凸显出来之后,日本发现自己的海外扩张能力极为弱小,而要扩展海军的海外扩张能力,就必须要发展一型先进的综合登陆舰。很快,这种战舰就开始生产了,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新一代综合登陆舰建造了8艘,而另外紧急改装了艘商船,组成了一支有24艘规模的综合登陆舰队!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临时改装的综合登陆舰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还有待检验!
另外,为了支援登陆部队作战,日本海军还征集了至少12艘大型货轮,准备在登陆部队建立滩头阵地,有了一个临时的码头之后,将其携带的重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