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来,在战争开始初期,虽然中国有效的组织起了自己的抵抗力量,并且用来对付日本疯狂的攻击。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的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并且在战场上一直被动挨打。这种局势,到日本偷袭舟山港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中国最终彻底战胜日本的开始!
很多人将日本偷袭舟山港与当年偷袭珍珠港做过对比,认为这与偷袭珍珠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从多方面的比较来看,日本偷袭舟山港与偷袭珍珠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第一次太平洋战争的开始,日本是通过打击美国太平洋舰队,来发动战争的。而在日本偷袭舟山港之前,中日战争就已经爆发,这是本质上的不一样了。所以,偷袭舟山港,只能算是一次战术上的偷袭行动,是日本为夺取西太平洋制海权的一次战术进攻行动,而这与偷袭珍珠港所带来的战略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正因为日本偷袭了舟山港,让中国彻底的解决了动员国内战争力量的问题,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仍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只是并不强烈而已!
其次,从对战争的影响上来看,日本偷袭舟山港与偷袭珍珠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当年,正因为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基本上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导致在后面一年的战争中,美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直到破获了日本密码之后,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改变了太平洋战争中的被动局面。而这次,日本偷袭舟山港干得更彻底一点,中国遭受到的损失更为惨重,所以对战争走势的影响更为严重。
最后,就是偷袭舟山港在中日战争中产生的影响了。可以说,日本偷袭舟山港对中国并不完全是坏事。其次,日本偷袭舟山港,将自己也逼到了绝路上去。所以,舟山港一战之后,战争已经全没半路停下来的可能,这次,中日之间将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生存下来,胜利者获得全部,失败者将一无所有!
不管怎么说,这是中日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最重要的,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一个转折点。舟山港一役,对中国来讲是惨烈,对日本来讲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中国的全面抗战到此时走向了顶点!
从2045年4月2日开始,日本决定偷袭舟山港,到4月8日,日本偷袭舟山港期间,日本只有6天时间做准备工作。这点,就严重的限制了日本在制订该计划时的完善性,导致在行动中出现多次错误。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匆忙间制订出来的计划,也许,正是日本人这种在战略上的短视,最终造成了日本的失败吧!
“原火计划”是取自星火燎原的意思,大概日本认为能够偷袭舟山港,就将最终战胜中国吧,而这就是日本战略短视的集中体现。即使日本的整个计划都成功了,但是最终,日本也不可能战胜中国,只能够将自己推向更深的深渊!
中日战争之后,有人曾经分析过,如果日本在战争之初就偷袭舟山港,消灭了后来中国第2舰队的主力的话,也许战争将对日本更为有利。当然,这种分析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是第1舰队,这不仅仅是战舰编制上的问题,同时第1舰队官兵的素质也要远好于第2舰队#葫以,当初日本决定在第1舰队回到舟山港之后再发动偷袭行动,也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即使中国第2舰队遭到袭击,就能够保证日本获得战争的胜利吗?当然不可能,就算中国的主力舰队受到了打击,日本也绝对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
4月4日,日本特混舰队,即由日本大洋舰队与日本本土舰队精锐力量组成的联合舰队开始在种子岛附近集结,按照计划,该舰队将在种子岛上进行两天的特种训练,主要就是训练打击舟山港内战舰的作战行动了,当然,参加训练的主要是战斗机,另外,日本还能够作战的4艘“大和”级战列舰也参加了这次的训练行动。因为按照日本海军部制订的作战计划,打击主力是攻击机,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战列舰必须充当起第二梯队打击力量的任务,在战机打击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对舟山港进行炮击!
4月5日,中国第1舰队在舟山港的4艘航母趁着夜色离开了码头,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在中日的上次海战之中,中国第1舰队的4艘航母都没有遭到到损失,但是该舰队在外海执行了近一年的战备与战斗任务,航母上的设备出现了很多的故障,需要时间到船厂进行维修。因为中国几家修船厂的工作都安排满了,四座能够维修航母的大型干船坞都在维修四艘在战斗中受到创伤的“兴凯湖”级战列舰,所以,按照海军部制订的计划,这四艘“黑龙江”级航母将在一周之后进入商船厂进行维修,而在这之前,4艘航母将先在舟山港内对动力系统进行维修。
在接到总参谋部的命令之后,四艘还没有完成对动力系统维修的航母离开了这座已经能够嗅到火药味的港口,在4艘驱逐舰的掩护下分别前往上海,青岛,旅顺与大连港进行维修。因为第1舰队的4艘战列舰也正在各处港口中进行修理,所以此时在青岛港的第1舰队战舰只有15艘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