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事本来是宫本自己主张的,所以仗打胜了,是海军部的功劳,但是失败了的话,那他就得承担所有的责任!
在前面的海战中,已经有6艘巡洋舰在中国战列舰的炮击下沉没了,而且情报显示,“伊势”的主舰桥已经被炸毁,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对宫本的心理打击却很大。而且“神威”号的a炮塔已经被报废了,这些都是中国战列舰火炮威力的证明。此时,宫本再也不对中国战列舰的打击能力感到有半点的怀疑,很明显,日本在这之前的情报出现了错误,中国的战列舰主炮不但能够打击日本的战列舰,而且射程超远!现在,中国战列舰队正在迅速西进,显然是要脱离与日本舰队的接触,延长单方面的打击时间。很明显,中国此时正在准备空中打击,在失去了巡洋舰的掩护之后,4艘战列舰有多少防空能力呢?
当然,宫本心里也清楚,中国的主力舰队(就是席林指挥的掩护舰队)中有非常强大的防空战舰,即使派遣再多的攻击机去发动攻击,效果都不会很明显。而这些攻击机的任务仅仅是拖住中国舰队前进的速度,让自己的战列舰赶上去执行打击任务。此时,宫本还抱着一丝幻想,认为自己的战列舰能够在战斗中打垮中国舰队,那么胜利也就掌握在了手中!
在这些情况之下,宫本将宝贵的战斗机部队用于保护自己的战列舰,显然是一种很保守的做法,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日本海军将领,他这也是充分考虑到了日本海军的特色所做出的决定。这一方面能够保存自己的主力战舰,而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争取到还手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宫本的无奈之举,如果日本舰队有中国那样的攻击机的话,恐怕他早就将所有的航空兵用到打击中国战列舰的行动中去了!
双方的攻击机群在两支战列舰的中间空域相遇了。本来,护航战斗机的职责是掩护自己的攻击机对对方的战舰进行打击,而并非拦截对方的攻击机,这是由后方的防空战斗机承担的任务。但是在这个时候,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的中国飞行员犯下了一个错误,至少有3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前去拦截日本的多用途战斗机,虽然这极大的削弱了日本攻击机群的攻击能力,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却严重的削弱了自己攻击机群的掩护力量,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
本来,中国海军的战斗机飞行员在这20多年中就没有多少战争经验,虽然2020年左右的中国海军飞行员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是一支再优秀的部队,如果在和平时期中度过了20多年,而没有得到相应的进步,也会变得非常糟糕的,现在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就是这个样子。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却发挥不出相应的实力!
其实,日本的飞行员也好不了多少,在发现了中国的攻击机群之后,至少有一半的日本多用途战斗机丢掉了携带的反舰武器,转而向中国的攻击机发动了攻击,而另外一半的多用途战斗机加快了速度,准备突破中国战斗机的拦截网!
双方在空中激战了半个小时左右,才发现这并不是执行的主要任务。随即,两支攻击机群几乎同时取消了对对方的攻击,各自朝着自己的目标杀了过去!
经过前面的空战,第一攻击波中的108架攻击机已经有12架被击落,另外还有7架因伤退出了战斗。同时,掩护的战斗机只有55架了,其中还有24架消耗掉了所有的中远程空空导弹,几乎无法起到护航的作用了!
而在中国的攻击机面前,却有接近100架的日本防空战斗机。虽然执行打击任务的攻击机携带的都是射程超过了300公里的重型导弹,但是在日本战斗机疯狂的拦截下,只有50架攻击机成功的发射了导弹。200枚导弹分成两批,一批在35000米的高空,一批在海面上10米的超低空向日本舰队杀了过去!
几乎同一时间,日本的攻击机群也开始对中国的掩护舰队发动了攻击,已经丢掉了反舰武器的50多架多用途战斗机飞到了最前面。这些日本的战斗机已经没有多少中远程空空导弹了,但是他们清楚,如果不吸引开中国防空战斗机的火力,那么后面的攻击机将无法发动攻击。可以说,这些日本飞行员几乎都抱着必死的信心在战斗,准备突破中国战斗机的远程拦截,然后用格斗导弹与中国战斗机进行空战!
随后,48架携带着反舰导弹的日本多用途战斗机在距离中国掩护舰队25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反舰导弹。因为日本的这些战斗机的雷达反射信号都是一样的,所以中国的防空战斗机很难将其区分开来,这也是中国的防空战斗机没有能够发动及时拦截的主要原因!当然,日本的导弹性能要差一点,只能够贴着海面飞行,而不能发动俯冲攻击,自然对中国舰队的威胁就小了很多!
因为中国第一个将粒子炮装备到战舰上,而且在粒子束武器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最先进的位置上,所以中国的反舰导弹自然非常重视对抗粒子炮的拦截,同时中国舰队的拦截能力也自然非常强大!而日本的粒子炮技术是从欧洲引进的,最先是在2030年左右,获得了欧洲最基础的粒子炮技术,后来日本与欧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所以欧洲也没有再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