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篇 明争暗斗 第十二章 空中绞杀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余的不管伤没伤,都成了38军的俘虏!

    第一场空战结束之后,明眼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美国志愿飞行队消耗了25%的兵力,却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而中国志愿军空军只损失了不到10%的兵力,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制空权。很明显,以这样的速度消耗下去,最后先支持不住的肯定是美国这边。当然,如果是一名聪明的指挥官的话,这时候应该先暂时停止空中进攻,总结第一场空战的教训,然后再寻求突破。但是,此时美国的战机都已经出发了,即使要在战术上做调整,现在也办不到了。因此,在第一场空战结束还不到10分钟,中美两国的空中部队又在比卡内尔上空爆发了新的一场空战。

    而在这里,才是美国人重点突击的方向。按照美国与印度制订的作战计划,这次他们并不奢望能够完全夺回制空权,毕竟双方的实力是摆在那的,要想在没有多少优势的情况下,从士气高昂的中国志愿军手中夺回制空权,这可不是一件说说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美国只希望能够夺取部分重要地区的制空权,并且保持到印度部队突围成功,那么他们这次发动的空中反击作战就算成功了。而这个重点地区就是比卡内尔!

    现在,集中在比卡内尔西面50到100公里范围内的印度部队超过了50万,而中国志愿军的39军距离比卡内尔只有250公里了。按照39军的行动速度,他们最多只需要10个小时,就能够与空降军联系上,完成大战场上的切割任务,使印度部队彻底的丧失突围的希望。所以,美国志愿飞行队必须要在10个小时之内完成夺回制空权的任务,同时协助印度攻击机击溃空降军的防线,让突围的部队冲出来。而这时候,夺取比卡内尔地区附近的制空权,再坚持10到12个小时。虽然,这仅仅只有半天,但是对美国志愿飞行队来讲,这边天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

    不管什么样的战斗,其最后都要以地面部队来实现所有的目标,因为人没有长翅膀,必须要在地面上生存与活动。所以,不管空战的规模怎么样,打击方始怎么样,最后的目的仍然是配合地面部队行动,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葫以,志愿军非常清楚,守住比卡内尔地区的制空权有多么的重要。这不但是为空降军提供掩护,同时也是为歼灭被困印军做贡献。所以,志愿军并没有受到美国人在其他战场上的骚扰,一直把主力布置在这一地区。而等到美国志愿飞行队杀过来的时候,正好一头撞在了志愿军空军的铜墙铁壁上!

    美国志愿飞行队一次行向这一地区派遣了300架作战飞机,分成了3个批次发动进攻。而志愿军空军在这里部署了450架防空战斗机,另外还有250架战斗机正在赶来。显然,志愿军空军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而在这些战斗机的后面,是由5架yj-11组成的迄今为止,志愿军空军最大规模的一个联合空中指挥部为他们提供着支持。很显然,志愿军空军已经在这里做好了一场大规模空战的准备!

    在第一轮交手中,120架f-35杀气腾腾的冲了过来,而“迎接”他们的是150架f-11组成的庞大的空中绞杀队。这次,美国人仍然严格遵守了不与志愿军空军格斗的原则,每架f-35将其携带的12枚导弹(内挂4枚,外挂8枚)发射出去,完成了中段引导工作之后,就撤出了战斗。而志愿军空军的150架战斗机也各发射了8枚导弹,就撤到了战区之外,继续担任巡逻任务,直到下一批接班的战机赶来,他们才能够撤出战斗。

    在空战结果还没有统计出来的时候,第二轮战斗就接着开始了。这次,由是120架美国的f-35发动了冲击。而等待着他们的是志愿军空军第二批的150架战机。与上一轮空战不同的是,这次美国战机发射完导弹之后,与第一轮进攻的战机汇合到了一起,首次与中国志愿军空军爆发了近距离格斗空战!

    如果仅仅是150架战机迎战的话,志愿军空军将处于下风。但是,此时前一批志愿军空军的战机已经赶了回来。汇合到一起的300架战机又重新夺回了兵力上的优势。而这次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的空中格斗,就此展开了!

    残酷的格斗进行了足足一个小时,直到双方的战机燃料灯出现红色警告(表示只有勉强够撤出战区的燃料)的时候,才结束了战斗。而当双方的战机开始返航的时候,这两波空战(如果严格的来讲,应该算是一波)的结果也已经统计了出来。

    此时,美国投入的240架战机,只有不到80架飞了回去,而志愿军空军也损失了120架左右的战机。虽然中国的损失并不比美国小多少。但是结果与前一次空战一样,中国在飞行员的损失上远小于美国。而任何一个人都清楚,飞行员的价值远高于战机,生产一架战机并不难,但是要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没有几年的时间,或者是数次战斗,恐怕谁也做不到吧!

    早在二战的时候,美国人就统计过,在100名新手飞行员中,能够在第一次空战中返回基地的不到20人,而在经历5次空战之后,仍然能够继续翱翔在天空中的将不到5人。很明显,这个比例确实是太惊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