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能归咎于印度指挥者,但是,其军事机构发生了这样严重的危机,作为指挥者竟然没有察觉到,并且没有做好多一手的准备,这本来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了!而且,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如果不计算到这些印度指挥者的身上,难道还要怪中国志愿军吗?
虽然,美国的心里很是气愤,竟然找到印度这么一个只能用失败来形容的合作伙伴,但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共同的利益,美国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对印度的支持,暂不说围堵中国的事情,如果美国这时候抛弃了印度,那么因此而产生的裂痕是绝对难以弥补的,而且印度肯定会将最后的失败归结到美国身上来。到时候,美国不但没有能够挟制中国,还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并不弱小的敌人。所以,即使美国要放弃对印度(校旱网电脑站,更新最快)的支持,要想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也只能慢慢的来,只能用让印度觉察不到的轻微动作,一步步的让印度走向失败,到时候,即使印度输了,他们也会将怒火发泄到中国的身上,到时候,即使是输掉了战争,那美国的目的其实也达到了一部分了!
可以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的算盘是打得很响的,特别是在国家利益的层面上指定战略计划,美国是这个世界上耍这一手最为熟练的国家。而要让印度一步步的滑入战争的深渊,而美国全身而退,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美国想这么做,那也不会让他们费多少精力!
即使美国已经产生了退意,但是时机还远没有到来,所以,美国还得继续对印度提供支持,而且是大力支持!因此,美国政府在得到了国会的同意之后,迅速的做出了向印度派遣志愿飞行员的决定。而早已经准备好的第一批500名退役战斗机飞行员在拿到了政府发放的100万保证金,以及印度政府提供的150万经费之后,已经达上了前往印度的班机,而供他们使用的500架f-35战斗机也在欧洲的美国空军基地准备好了,只要印度方面做好迎接这批战斗机的准备,这些战机很快就能够转场飞往印度!
可以说,美国人的动作是很迅速的,毕竟这么强大的政府有能力迅速的做好准备。但是,他们的行动有中国志愿军的行动快吗?而等到美国的援助到达的时候,还能够为战场上的印度军队提供多少帮助呢?
在印度的破绽暴露出来之后8个小时,38军正式开始行动了。而此时,也正是美国做出向印度派遣职员飞行员的时候,也就是哈本急匆匆的到白宫找总统商量对策的时候。光是从这个时间差距上来看,美国的行动就已经晚了。
当38军开始进攻的时候,只有空中机动旅到达了出发阵地,其余两个师的兵力都还在高速前往进攻阵地的途中。因为按照志愿军先前的计划,38军的进攻应该是在20个小时之后才发起的,而现在时间提前了这么多,自然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做好了!
当志愿军总部的作战计划到来之后,王光亚并没有耽搁一点时间,因为他知道,时间就是战场上的一切,如果等到所有部队都做好进攻准备再行动的话,那印度人已经把这个缺口封上了,到时候不管进攻能不能获得胜利,恐怕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他赶紧让空中机动旅先行一步,而他本人也到了前线来,将调动后面两个师的任务交给了参谋长去负责了。
空中机动旅是从珀丁达西部约100公里,萨特莱杰河的南岸出发的,全旅一共8000人的部队,搭乘450架直升机,在约200架武装直升机的掩护向,向印度与巴基斯坦边界线上的印军第一道阵地发起了冲击。
此时,原先部署在木尔坦的空降军也派出了独立空中突击旅的武装直升机部队,帮助38军在进行战斗,因为,38军的准备确实还不够充分,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不要说部队没有做好准备,恐怕连很多官兵在心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吧!
在近500架武装直升机的打击下,印度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那道脆弱的防线没有能够坚持半个小时就崩溃了。而此时,空中机动旅只留下了1000人的兵力,防守着打开的窗口,其余的部队就沿着印度北部与中部战场的分界线,也是印度兵力最脆弱的这条线,一路向东南杀去,很快,先头开路的武装直升机部队在绕过了锡尔萨之后,就对拉杰格尔附近的印度军队发动了打击。
在38军与空降军联合打出这一记重拳的时候,54军与40,42军也开始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首先开始行动的是54军。此时,54军的主力部队都已经到了珀丁达,而按照许常青的意图,郝伯方迅速的把装甲师向西南推进,沿着铁路干线,向罗塔克杀去。而罗塔克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北大门,如果连这里都失守了的话,恐怕印度的首都就危险了,只要用远程炮兵,就能够直接轰击新德里了!
接着,在印度开始在铁路沿线组织部队设防的时候,54军的机械化步兵师迅速的向南前进,穿过了沙漠的边缘地带之后,直接向锡尔萨扑了过去。印度的指挥机构显然没有料到54军会将本已经不多的兵力分散使用,而且这时候,他们才发现,54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