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篇 蓝水海军 第二章 印巴再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09年12月24日,就当基督教的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南亚燃起的战火彻底的破坏了这个圣诞节的气氛,硝烟弥漫之中,全世界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凌晨2点,在这个几乎所有偷袭者都会选择的时刻,印度第一批25万重型部队在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由空中的战场支援攻击机护通,越过了印巴边界线,发动了第四次印巴战争!

    冲在最前面的印度军队并不是北线战场上的,而是在南线。一个由400辆t-90为主力的坦克师在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协同下,从德诺德南部的突出部出发,越过印巴边界线,一路向南,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这支印度军队开始进攻之前,印度炮兵的猛烈火力打击持续了25分钟,虽然无法具体的统计印度人发射的炮弹有多少枚,但是在此次火力打击之后,印度人在三天之内都没有能够在这个方向上再组织起有效的火力突击。从这,也能够看出,印度人这一次的火力打击有多猛。具一位战地记者的记叙,当时很多印度炮兵的重型火炮在25分钟之内都打得炮管发烫了,而不得不停止了射击!

    短段25分钟之内,印度人的炮火摧毁了巴基斯坦脆弱的第一到防线。而能够从印度炮火中逃脱的巴基斯坦第一线防御部队不超过20%#葫以,当印度人的坦克隆隆的越过边界线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南方的战场是最先开始的,也是最特殊的一个战场。印度进攻部队并没有像别的方向一样,向西北进攻,而是向西南进攻。在摧毁了巴基斯坦的第一道防线之后,印度的三个师只损失了不到5%的兵力,而且大部分受到损失的坦克与装甲车都能够迅速修复,再度投入战斗。而在突击了120公里只后,印度人的步伐第一次短暂的停了下来。这些t-90大部分都出了点问题。不是燃料不够,也不是受到了打击,而是因为其空调系统受不了南亚炎热的气候,特别是在实战之中,根本就无法完全达到演习时的条件,大部分的坦克的空调系统都出了问题,不得不停下来等待修理。当然,这只是小问题,而且还可以借用这段时间补充燃料与弹药,并且让士兵恢复体力。

    在南部地区的进攻开始5分钟不到,中线的印度军队也出动了。从比卡内尔北部50公里出发的印度部队由2支装备有m1a2主战坦克的坦克师,以及3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而这也是印度中线第一波突击力量的核心。

    作为主要的进攻方向,印度人在这里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而且投入的兵力更多,也更为强大。火力准备足足持续了30分钟,具后来一份印度的战争资料,当时印度152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火炮一共发射了12万枚炮弹,105毫米中型火炮一共发射了15万枚炮弹。如果将这些炮弹首尾连接起来的话,可以在保克海峡(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海峡)间连成一条线了!而炮弹的总吨位达到了5000吨以上!这还仅仅是身管火炮发射的弹药,如果算上火箭炮与空军攻击机使用的弹药的话,这些数字还要增加不少!

    虽然,巴基斯坦也知道中部战区的重要性,在这里配置了较多的兵力,但是在印度人猛烈的打击下,巴基斯坦的防线几乎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就崩溃了,而且是迅速的崩溃!当印度人的坦克越过国界线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军甚至连组织防御都办不到,防御部队各自为战,而这根本就无法阻挡印度人进攻的步伐。直到战争爆发4个小时之后,巴基斯坦国防军才组织起了营级以上规模的抵抗力量,而此时,印度人的第一道攻击锋线已经冲了过去,他们面对的是潮水般的印度军人。而且身处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巴基斯坦军队在发现抵抗无望的时候,都选择放下武器,只有少数的巴基斯坦军人脱下了军装,以平民的装扮,开始与印度军队打起了游击战来!

    印度中线进攻部队在完成了第一波进攻任务,建立起了前进进攻阵地之后,在距离巴哈瓦尔布尔市约100公里处停了下来。到此时,他们已经前进了大约250公里,突入巴基斯坦境内约80公里。而这已经达到了m1a2的最大战斗行程。因为m1a2使用的是燃气轮机,虽然部分出口型改用了德国的mut柴油机,也就是欧洲联合动力,但是装备美国自己军队的使用的都是燃气轮机,而现在印度装备的这些m1a2都是从美国军队退役下来的坦克,自然也是使用的燃气轮机了。虽然美国标称m1a2的最大行程能够达到450公里。但是,这只是在公路上,以理想状态前进时能够达到的指标。而在战斗状态下,恐怕这个数据就要大大的缩水了。早在海湾战争时,m1a1几乎每前进120公里就需要停下来等待后方的燃料补给。即使到了伊拉克战争时,m1a2的行程也只有150公里左右。而现在印度人给这些坦克加挂了不小的副油箱,即使勉强跑了250公里,现在也不得不停下来了!

    虽然印度军队是停了下来,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放弃进攻的步伐,其两支前进侦察部队已经突进到了距离巴基斯坦中部交通重镇巴哈瓦尔布尔仅20公里的地方,只是在遇到了巴基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