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的猛烈抵抗之后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北部战线是最后发动进攻的。直到南部战线进攻开始8分钟之后,北部战线的部队才从集结地出发。而在这之前,火力准备足足准备了35分钟!可以说,北部战线上的火力准备是最为猛烈的,而且这也是印度最重视的进攻方向。但是,碍于中国在背后的威胁,以及为了保持进攻的持久性,印度人并没有在第一波攻击中出动太多的部队。
参加北部战线进攻的印度军队只有1个装备有m1a2的坦克师以及2个装甲师。虽然第一波进攻力量并不多,但是印度采取了减少进攻正面宽度,并且预留足够的后备部队,以拓宽战场。所以,这一路的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的威胁更大。
印度军队从阿姆利则出发之后,只花了2个小时,就突击到了拉合尔东面12公里处。而那支印度坦克师在这打了个折,立马将进攻拉合尔的行动交给了后面跟进的部队,然后挥师北上,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很显然,印度的目的就是要尽快拿下伊斯兰堡,锁定胜局,让巴基斯坦全国上下受到沉重的士气打击,削弱其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与信心。
出了这三条主进攻轴线之外,还有一个方向需要介绍,那就是克什米尔战区。
虽然印度在积极的准备着进攻巴基斯坦,但是在克什米尔战区却一直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很显然,在战前,这是为了要让巴基斯坦放松警惕,只是个低级的障眼法。而做为另外一方,巴基斯坦知道印度的全面进攻只是迟早的事,这从印度从美国购买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之后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巴基斯坦绝对不想看着印度做好准备,再发动进攻。所以在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是大展手脚,准备在这里牵制住印度前进的脚步。几个月来,巴基斯坦不但大力支持克什米尔游击队的行动,甚至还让自己的特种兵穿上了游击队的军服,加入了对印度的骚扰行动之中,而且收到的情况还不错,在很多地方,都让印度人感受到了与战场不一样的威胁。
当印度人的全面进攻开始之后,巴基斯坦国防军几乎全线崩溃,唯有克什米尔地区稳住了战局!而且,在巴基斯坦组织的一次反击中,一个连的巴基斯坦国防军突击队,甚至前进到了斯利那加附近,并且与一支印度的巡逻部队发生了战斗!其实,这也不能怪印度军队的进攻乏力,而是克什米尔特殊的地形,决定这里的战斗是不可能如同其他战场一样,大规模使用装甲突击力量的。
克什米尔与中国的帕米尔高原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复杂的山地地区。几十年来,在这里担任防御任务的印巴军队都是轻步兵。不要说坦克装甲车,就连一般的卡车,都很难在这里进行活动,如果出现地质灾害,破坏了脆弱的公路交通系统的话,部队需要的补给几乎只能靠人力与畜力来搬运了!在很多山上的印巴驻军,几十年来,几乎都是依靠骡子将武器弹药与生活用品送上去的。可以想见,这里的生活条件都这么艰难了,其脆弱的后勤补给线,又怎么能够支持得起大规模军团战斗呢?而在几十年来,印巴的主要冲突都在这一地区,双方都在这一地区部署了大量的主力部队。可以想见,从战争爆发之后,这里就注定会成为一块僵持的战场,印度军队很难寻找到突破点,而巴基斯坦也不会那么容易的进行反击!
在地面战斗开始之后,印度空军基础是倾巢出动,在短短的4个小时之内,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并且沉重的打击了巴基斯坦的纵深防御阵地,为地面部队能够顺利的突进创造了最好的支持。而印度海军也几乎同时宣布封锁巴基斯坦海岸线,任何进出巴基斯坦港口的舰船都需要接受印度的检查,以保证没有战争物资流入巴基斯坦。为此,印度舰队甚至差点与一支欧洲的商船队发生冲突!
当印巴战火熊熊的燃烧起来,全世界都屏着呼吸,紧张的关注着战场发展的时候。中国人出人意外的快速行动,再次为这块不平静的地区增添了不小的动荡!
在印度的第一波攻击刚刚结束之后,中国正式宣布对印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理由是印度仍然占领着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并且支持达赖分裂势力,在西藏搞恐怖活动,并且严重的威胁到了中国的盟友!战争需要理由吗?也许需要,但是很多时候,理由只是个表面上的借口,是为了让战争得到更多人支持的一个幌子,所以并没有多少人在乎中国提出的理由,而更关注中国的行动。
在中国政府于24日清晨6点发布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仅仅半个小时之后,中国的三军参谋部也发出了一条消息。一条注定要震动全世界的消息,一条让所有与中国为敌的国家都不得不重新考虑下自己立场的消息!
当印度在猛烈进攻巴基斯坦的时候,中国仅仅出动了其精锐部队,就抽了印度的筋。一场持续时间不到半个小时的战斗之后,印度的核能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其西线战场上的主力空中部队以及物资储存基地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中国发布的消息中,只宣布摧毁了印度的5个国家核实验室,2座重水反应堆,3座轻水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