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欲崇恩礼,
延乎后嗣,况近在王之身乎?且自非圣人,孰能无过?已诏有司宥王之失。古人
有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
独焉。’叔父兹率先圣之典,以纂乃先帝之遗命,战战兢兢,靖恭厥位,称朕意
焉。”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
临邑殇公子上,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楚王彪字朱虎。建安二十一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进爵,徙封汝阳公。
三年,封弋阳王。其年徙封吴王。五年,改封寿春县。七年,徙封白马。太和五
年冬,朝京都。六年,改封楚。初,彪来朝,犯禁,青龙元年,为有司所奏,诏
削县三,户千五百。二年,大赦,复所削县。景初三年,增户五百,并前三千户。
嘉平元年,兖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谋迎彪都许昌。语在凌传。乃遣傅及侍御
史就国案验,收治诸相连及者。廷尉请徵彪治罪。於是依汉燕王旦故事,使兼廷
尉大鸿胪持节赐彪玺书切责之,使自图焉。
彪乃自杀。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徙平原。彪之官属以下及监国谒者,坐知情无
辅导之义,皆伏诛。国除为淮南郡。正元元年诏曰:“故楚王彪,背国附奸,身
死嗣替,虽自取之,犹哀矜焉。夫含垢藏疾,亲亲之道也,其封彪世子嘉为常山
真定王。”景元元年,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
刚殇公子勤,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谷城殇公子乘,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郿戴公子整,奉从叔父郎中绍后。建安二十二年,封郿侯。二十三年薨。无
子。黄初二年追进爵,谥曰戴公。以彭城王据子范奉整后。三年,封平氏侯。四
年,徙封成武。太和三年,进爵为公。青龙三年薨。谥曰悼公。无后。四年,诏
以范弟东安乡公阐为郿公,奉整后。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八百户。
灵殇公子京,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樊安公均,奉叔父蓟恭公彬后。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二十四年薨。子抗
嗣。黄初二年,追进公爵,谥曰安公。三年,徙封抗蓟公。四年,徙封屯留公。
景初元年薨,谥曰定公。子谌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九百户。
广宗殇公子棘,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东平灵王徽,奉叔公朗陵哀侯玉后。建安二十二年,封历城侯。黄初二年,
进爵为公。三年,为庐江王。四年,徙封寿张王。五年,改封寿张县。太和六年,
改封东平。青龙二年,徽使官属挝寿张县吏,为有司所奏。诏削县一,户五百。
其年复所削县。正始三年薨。子翕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三千
四百户。
乐陵王茂,建安二十二年封万岁亭侯。二十三年,改封平舆侯。黄初三年,
进爵,徙封乘氏公。七年,徙封中丘。茂性傲佷,少无宠於太祖。及文帝世,
又独不王。太和元年,徙封聊城公,其年为王。诏曰:“昔象之为虐至甚,而大
舜犹侯之有庳。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而犹或及身而复国,或至子
而锡土。有虞建之於上古,汉文、明、章行之乎前代,斯皆敦叙亲亲之厚义也。
聊城公茂少不闲礼教,长不务善道。先帝以为古之立诸侯也,皆命贤者,故姬姓
有未必侯者,是以独不王茂。太皇太后数以为言。如闻茂顷来少知悔昔之非,欲
脩善将来。君子与其进,不保其往也。今封茂为聊城王,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
六年,改封曲阳王。正始三年,东平灵王薨,茂称嗌痛,不肯发哀,居处出入自
若。有司奏除国土,诏削县一,户五百。五年,徙封乐陵,诏以茂租奉少,诸子
多,复所削户,又增户七百。嘉平、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
文皇帝九男:甄氏皇后生明帝,李贵人生赞哀王协,潘淑媛生北海悼王蕤,
朱淑媛生东武阳怀王鉴,仇昭仪生东海定王霖,徐姬生元城哀王礼,苏姬生邯郸
怀王邕,张姬生清河悼王贡,宋姬生广平哀王俨。
赞哀王协,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曰经殇公。青龙二年,更追改号谥。三年,
子殇王寻嗣。景初三年,增户五百,并前三千户。正始九年薨。无子。国除。
北海悼王蕤,黄初七年,明帝即位,立为阳平县王。太和六年,改封北海。
青龙元年薨。二年,以琅邪王子赞奉蕤后,封昌乡公。景初二年,立为饶安王。
正始七年,徙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