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曾国藩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 黑雨 第二章 整饬两江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得亲自送出门外,

    点头哈腰,谢谢赏光。待背影都看不见后,才吐一口痰,狠狠地骂一声:“强盗!土匪!”

    新近荣封伯爵的李鸿章十分懂得淮军对他的重要,在恩师起劲裁撤湘军的时候,他的淮

    军,除遣散老弱病残者外一概未动,并暗暗地吩咐各营营官,将湘军中那些已被裁撤而又凶

    悍能战的官勇搜罗过来。淮军的力量愈发强大了。志大才高的李鸿章仗着权位功勋,已不把

    当时的人物放在眼里,唯一对恩师曾国藩,仍存有三分恭敬、七分畏惧。

    “少荃啦,我看你近来要洋化了。妙香庵里的洋式摆设,景孙年少,或许追求时髦,韫

    斋是个老头子,不一定喜欢。”

    曾国藩依旧是笑笑的,习惯地用手缓缓地梳理着花白的长胡须,虽不太赞成李鸿章的这

    种安排,但口气并不是指责的意思。对这个亲手栽培的门生,他基本上是满意的。尤其是他

    已看清了湘军衰落、淮军当旺的形势,一方面对自己当年的决策深感欣慰,一方面又对这个

    气概不凡的门生寄托着七成厚望、三成倚重。

    “洋人最善巧思,造出的东西莫不尽惬人意,我想昆老一定会喜欢的。”李鸿章自信地

    说。

    “准备了什么好的特产款待吗?”曾国藩不想就这件事争论下去,换了一个轻松的话题。

    “吴下好吃的东西多得很,门生特地从苏州带了几个名厨来,要他们变换花样,把吴下

    好菜让两位主考都尝尝,尤其要他们将吴下三道最负盛名的菜烧好。”李鸿章颇为自得地说。

    “最负盛名!是哪三道菜?”彭寿颐对吃最有兴趣。自从咸丰四年追随曾国藩以来,他

    从未在幕府吃过什么稀奇的菜。

    曾国藩生活俭朴,幕僚饮食与寻常百姓没有多大差别,他自己天天都和大家一起吃饭,

    幕僚们虽有意见,也不好意思提了。记得那年王闿运远道到祁门来,厨房晚餐于照例的冷菜

    外加了一个肉末豆腐汤,曾国藩见了,摇头说:“何须如此奢侈!”从那以后,幕僚们连客

    人的光也沾不到了。这次能沾主考的光,吃上苏州名厨烹调的吴下名菜,真令他太兴奋了。

    “惠甫是阳湖人,他清楚,你问问他吧!”李鸿章有意卖关子。

    “李中丞,你这不是有意难我吗!我哪里知道你肚子里的名堂呀!”赵烈文搔了搔头,

    想了一会,说,“是不是菰菜、莼羹、鲈鱼脍呢?”

    “正是,正是!惠甫不愧是吴下才子。”李鸿章快活地笑起来了。

    “少荃,眼下正是西风肃杀之际,你端出这几道菜来,是想把我们这些人都赶回老家去

    吗?”

    曾国藩的话刚一出口,接官厅里便响起一片笑声,他自己却不笑,依旧缓缓梳理他的胡

    须。在坐的都是饱学之士,知道他说的典故。晋代吴郡张翰被齐王司马冏招为大司马东曹

    椽。张翰见政局混乱,为避祸,托辞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吴。从

    此,这三种食品便成为吴人引以自豪的名菜。

    “真是太美了!古人说松江鲈鱼金齑玉脍,看来以后可以沾主考大人的光,遍尝东南美

    味了。”彭寿颐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难耐的欲望。

    “少荃,听说松江鲈鱼以四鳃著名,真有这事吗?”曾国藩虽然一向喜欢吃鱼,但这几

    个月在金陵既忙又忧,还没有想起要品尝一下名扬海内的四鳃松江鲈鱼。

    “的确是四鳃。”李鸿章以行家的口气答道。他比老师会生活,既要事业,也要享受。

    “只是有两个鳃大点,有两个鳃小点。明日门生叫人送几尾到衙门去,恩师可亲眼验看。”

    “要得,明日多送几尾,叫衙门里的师爷都尝尝。”向来不受馈赠的曾国藩,难得有这

    样爽快的时候,“不过,李中丞,我倒是听说,松江鲈鱼要出美味,还得靠蜀中姜不可。你

    备了蜀姜吗?”赵烈文向李鸿章发难。

    “这个我就不懂了,不知厨子备了没有。倘若没有蜀姜,还请惠甫多多包涵,勿在两位

    主考面前点破哟!”李鸿章的话又引起一片笑声。

    “少荃,今科乡试士子年纪最大的是多少岁?”笑过之后,曾国藩问。

    “一万九千八百六十九名士子中,年纪最大的是江苏如皋籍的鲁光羲,今年七十八岁

    了。”李鸿章答。

    众人一片赞叹声。

    “难得!如此高龄,尚能临场应试。”曾国藩想起自己才五十四岁,便眼花齿落,已近

    老态,不禁对这个老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三场完毕之后,我们都去看看他,以示鼓励。

    倘若真的中了,让他戴着大红花,在闹市中接受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