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曾国藩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部 野焚 第六章 天京大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制;施仁爱、宽刑

    罚、讲礼仪,这是古制。天国制和古制相结合,苏福省就治理好了。”

    干王洪仁玕坐在那里,听了李秀成的这番议论,心里大为不安。忠王这种天国制和古制

    相结合的办法,既违背了天王的方针,也与他在资政新篇里提出的建国大纲相去甚远。他为

    天国最高层的严重分歧而担忧。

    “要建设好天国,首先要保卫好天国,现在曾妖头在安庆派出好几路人马向我天京进

    犯,李妖头依靠洋人的力量在上海蠢蠢欲动,左妖头也在浙江窜扰,我天国的形势仍是严峻

    的。”

    一个卫兵进来对忠王耳语几句,忠王的面孔立刻沉下来。

    “各位兄弟姐妹们,刚才得到情报,清妖曾国荃的前锋已到聚宝门外雨花台。”

    礼堂里开始哗然,人们议论纷纷,无不感到大出意外。自从江南大营彻底打垮到现在整

    整两年了,天京城外再也看不到一个清妖。尽管前线天天炮火不息,天京城里却是一片升平

    安定的景象。现在又要打大仗了,怎不令人紧张!尤其是右边女宾席上,更是嘈嘈切切乱成

    一团,婚礼显然不能继续下去了。忠王环顾四周,镇定地宣布:“婚礼结束,全体将领随我

    到花厅议事!”

    曾国藩第二部——野焚

    二孤军独进,瘟疫大作,曾国荃陷入困境——

    曾国荃领了主攻金陵的任务后,便和曾贞干一起率领吉字营、贞字营雄心勃勃地向东开

    拔,一路斩将夺关,从芜湖、太平府打过秣陵关、方山,来到金陵城南门外雨花台,将老营

    设在报恩寺塔废墟边。这座建于南宋的宝塔高达十三层,颇为壮观。咸丰六年天京事变时,

    北王韦昌辉害怕翼王石达开回师攻天京时凭籍此塔攻城,于是这座历时七百余年的宝塔便被

    韦昌辉拆毁了。

    曾国荃和他的心腹大将李臣典、萧孚泗、刘连捷、彭毓橘、朱洪章等人都是第一次来到

    这座江南名城。他要韦俊带着他和部将们远远地从南门附近走到太平门边,一路细看漫议,

    费去了整整一天。韦俊告诉他,金陵围墙三成只走了一成。曾国荃等人大吃一惊,心里想:

    吉字营、贞字营合起来只有两万多人,要想像过去围吉安围安庆一样包围天京,岂非梦呓!

    一向倔强自负、蛮横不计后果的曾国荃,虽有点后悔不该轻率进兵,但事已至此,也只有硬

    着头皮挺下去了。曾国荃命令全体将士在雨花台一带深沟高垒,建筑坚固的工事,作长期围

    下去的准备,一面盼望其他各路人马早点来到金陵城下。哪知进军金陵的其他几路各有各的

    难处。

    北路主帅、安徽巡抚李续宜刚准备出师,忽接父丧凶信,匆匆回家奔丧,部将唐训方率

    部受阻于寿州,不能南下。鲍超则被阻于宁国,也欲进不能。多隆阿刚启程几天,朝廷便命

    他为钦差大臣开赴陕西,西路也因此没有了。水师因要修补战船,等待从广东运来的洋炮,

    也暂在池州至铜陵一段江面上逡巡不前。五路人马,其余四路都不能按期抵达,曾国荃在雨

    花台气得暴戾失常,曾国藩在安庆也急得日夜不安。每天晚上临睡前,曾国藩都要到三楼的

    小房间里去一趟。那间房子里放着一个旧蒲垫,曾国藩跪在蒲垫上默默地对天祷告,求老天

    保祐各路军事顺利,早点拿下金陵。

    曾国藩的祷告不但没有为湘军求来福祉,一场瘟疫反而突然在金陵城外蔓延,给雨花台

    畔的湘军带来巨大的灾难。仅仅只有几天时间,湘军就死去三百多人。一个营房里,只要有

    一人得了病,便会立即扩散开去,早上看着还是好好地,晚上便僵卧不起了。连夜派出十人

    抬尸出去掩埋,回来清点人数,就只剩下五人;打着灯笼火把去找时,沿途看到的则是五具

    倒在路边的僵尸。曾国荃惶恐不安,四处延医寻药,附近的药买光了,又派人远到安徽、湖

    北等地去买,药未买来,人又死了一千多。李秀成趁此机会大举向雨花台进攻,曾国荃不得

    不率领病赢士卒抵抗,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万状。李秀成进攻了几次,部卒也染上瘟疫,吓

    得他不敢再与湘军接触,才使得吉字营从濒于全军覆没的边境上得以解救。

    正当曾国荃稍稍喘口气的时候,贞字营统帅曾贞干忽染瘟疫死去了。贞字营被合并到吉

    字营中。噩耗传到安庆,曾国藩闻之伤悼不已。曾国荃孤处雨花台,连遭不幸,使曾国藩日

    夜为之心神不安。他希望老九暂时撤离雨花台,与鲍超的霆字营合兵一处,但老九不同意。

    于是曾国藩写信给在家守制的李续宜,请他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