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厚黑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待人处世中,特别是权力场中,不乏这样的人,当你得势时,他恭维你、追随你,仿佛愿意为你赴汤蹈火;但同时也在暗中窥伺你、算计你,搜寻和积累着你的失言、失行,作为有朝一日打击你、陷害你并取而代之的秘密武器。公开的、明显的对手,你可以防备他,像这种以心腹、密友的面目出现的对手,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视吕惠卿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和最知心的朋友,一再向神宗皇帝推荐,并予以重用,朝中之事,无论巨细,全都与吕惠卿商量之后才实施,所有变法的具体内容,都是根据王安石的想法,由吕惠卿事先写成文及实施细则,交付朝廷颁发推行。

    当时,变法所遇到的阻力极大,尽管有神宗的支持,但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石安石认为,变法的成败关系到两人的身家性命,并一厢情愿地把吕惠卿当成了自己推行变法的主要助手,是可以同甘苦共患难的“同志”。然而,吕惠卿千方百计讨好王安石,并且积极地投身于变法,却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不过是想通过变法来为自己捞取好处罢了。对于这一点,当时一些有眼光、有远见的大臣早已洞若观火。司马光曾当面对宋神宗说:“吕惠卿可算不了什么人才,将来使王安石遭到天下人反对的,一定都是吕惠卿干的!”又说,“王安石的确是一名贤相,但他不应该信任吕惠卿。吕惠卿是一个地道的奸邪之辈,他给王安石出谋划策,王安石出面去执行,这样一来,天下之人将王安石和他都看成奸邪了。”后来,司马光被吕惠卿排挤出朝廷,临离京前,一连数次给王安石写信,提醒说:“吕惠卿之类的谄谀小人,现在都依附于你,想借变法为名,作为自己向上爬的资本.在你当政之时,他们对你自然百依百顺;一旦你失势,他们必然又会以出卖你而作为新的进身之阶。”

    吕惠卿的厚脸果然是大见其效,王安石对这些话半点儿也听不进去,他已完全把吕惠卿当成了同舟共济、志同道合的变法同伴,甚至在吕惠卿暗中捣鬼被迫辞去宰相职务时,王安石仍然觉得吕惠卿对自己如同儿子对父亲一般地忠顺,真正能够坚持变法不动摇的,莫过于吕惠卿,便大力推荐吕惠卿担任副宰相职务。

    王安石一失势,吕惠卿被厚脸掩盖下的“黑心”马上浮上台面,不仅立刻背叛了王安石,而且为了取王安石的宰相之位而代之,担心王安石还会重新还朝执政,便立即对王安石进行打击陷害,先是将王安石的两个弟弟贬至偏远的外郡,然后便将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王安石。

    “人凶字上面定要蒙一层仁义道德”,吕惠卿的心肠可谓黑得出奇。当年王安石视他为左膀右臂时,对他无话不谈,一次在讨论一件政事时,因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便写信嘱咐吕惠卿;“这件事先不要让皇上知道。”就在当年“同舟”之时,吕惠卿便有预谋地将这封信留了下来。此时,便以此为把柄,将信交给了皇帝,告王安石一个欺君之罪,他要借皇上的刀,为自己除掉心腹大患。在封建时代,欺君可是一个天大的罪名,轻则贬官削职,重则坐牢杀头。吕惠卿就是希望彻底断送王安石。虽然说最后因宋神宗对王安石还顾念旧情,没有追究他的“欺君”之罪,但王安石毕竟已被吕惠卿的“软刀子”刺得伤痕累累。

    先声夺人,先发制人

    从古代兵法来说,先战之术就是一种以先发制人的方法取得战争主动权的方法。当与敌人可能要产生对峙交战时,可采用先战术来取胜。先战术从战略上讲,可以争取时间,赢得主动;从战术上讲也可以先入为主,对敌人产生威慑作用。特别是在对方可能布下陷阱,要加害于你时,采用先战术一则可以揭露敌人的阴谋,破坏敌人计划;二则可以采取先发制人使敌人陷于被动局面;三则可以显示我方的光明磊落,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

    古代,有个专权的太监鱼朝恩要邀请郭子仪游章敬寺。当时的宰相元载,心中有鬼,怕他们联合起来攻击自己,就先进行离间。他暗中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将要对您做不利的事。”言下之意是叫郭子仪不要去赴约。郭子仪不听,坚持要去,他手下的将士们要求全副武装随从,郭子仪也不答允。

    他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天子的命令,敢害我吗?若有天子的命令,那你们这样做是干什么,是想违抗圣旨造反吗?”

    他只带了几个家童仆人去见鱼朝恩。鱼朝恩见他这样轻车简从,连警卫人员都没有,惊奇地问他为什么,郭子仪说:“外边有人告诉我,您要趁这机会干掉我,所以我特地不带警卫人员,免得您花费心思,等下动手时多添麻烦。”

    鱼朝恩感动得流着眼泪说:“像您这样一位忠厚长者,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下,都能够不产生疑虑甚至也不准备武器刀枪进行自卫还击,确实是令我敬佩不已。”

    在上面的故事中,宰相元载和郭子仪都采用了先战之术,元载采用的是先发制人的阴谋,郭子仪则采用的是先发制人的阳谋,事情发展的结果当然是阳谋战胜了阴谋,以诚待人者战胜了以计离间者。

    历史总是有它相似的一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