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窗烛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阳光灿烂 电影文学剧本 金钗玉莲(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琼英羞怯退后。

    郑文焯前进一步。

    杨琼英:“相公尊重,奴家已无路可退。”

    郑文焯:“小姐不必退缩,只须讲出那个‘君’。”

    杨琼英:“相公不止步,奴家只好告辞。”

    郑文焯继续向前。

    杨琼英闪开,走向房门。

    郑文焯抢先关上房门,拦住杨琼英去路。

    杨琼英:“相公不让步,奴家只好叫人了。”

    郑文焯:“初来乍到,笑声党羽小姐诉其爱慕之情,何谓要告辞?莫非怪小生无理?”

    杨琼英:“奴家久处深闺,不期巧遇郑相公;又得天佑,每每隔矮墙得以幽会,于静处而唱和,奴家常祭香祝愿能与相公成为夫妇,奉效箕帚。”

    郑文焯:“小姐此言与小生不谋而合,真乃喜庆。今乃中秋团圆之夜,加上小姐与小生心心相印,正好成其夫妇,永结百年之好。”

    杨琼英急急后退。

    郑文焯上前拉住杨琼英双手,将她拉到身边。

    杨琼英:“相公如要苟合,求片刻之欢,坏百年之好,奴家只好以死相争,不敢奉陪。”

    郑文焯:“小姐差矣,小生与小姐今宵良辰结为夫妇,共入红绡帐,日后名登黄榜,定不负夫妻之恩,前去杨府求婚,以遂平生之愿。”

    杨琼英低首无言。

    郑文焯:“小姐还有什么犹豫之处?”

    杨琼英:“何以为凭?”

    郑文焯从腰上解下一玉佩,递与杨琼英。

    郑文焯:“小姐请收下,此玉莲乃郑家祖传之物,方表小生之信念,日后前去聘婚,还有一玉莲以配成双。”

    杨琼英摘下云鬓上的金钗,递与郑文焯。

    杨琼英:“相公权留,见物如见奴家。”

    郑文焯将杨琼英扶至月光下。

    郑文焯:“小生此生此辈,除小姐不娶。如违此誓言,明月作证,天诛地灭。”

    杨琼英对月下跪。

    杨琼英:“奴家在世之日,当为相公之妇,冥间之时,也当伴君左右。明月在上,定不负誓言。”

    郑文焯激动的神情。

    杨琼英含情的星眼。

    两个身影向一起移动。

    郑文焯攀住了杨琼英的粉肩。

    杨琼英嫣然一笑,扬起衣袖闪灭烛光。

    光线顿生柔和,一缕月光透窗而入。

    两人相依相偎。

    传来敲门声,很清晰的。

    两人急分。

    院外传来王夫之喊话声。

    王夫之:“郑兄,开门,是我们。”

    杨琼英慌忙拉上被郑文焯解开裙带。

    杨琼英:“有人来了。”

    郑文焯:“不要紧,是王、张二兄,他们不知我在家,叫叫就会走的。”

    77.郑寓院外

    王夫之与张景祁站在院外。有些疑惑。

    王夫之:“郑兄不在家吧?”

    张景祁:“刚才还有烛光闪烁,这会儿灯灭声无,定是郑兄怕我们拉他出去赏月,故以假象迷惑我等两人,还是敲门。”

    敲门声加剧。

    78.郑寓书房

    杨琼英躲在红帐中,羞怯不已。

    郑文焯无可奈何站在房中。

    敲门声更大。

    杨琼英:“看来躲不过去,相公还得出去应付才是。”

    郑文焯:“小生这就出去劝王、张二兄离去,小姐暂且在小生床上歇息片刻。”

    杨琼英:“只怕他们不愿离去。”

    郑文焯:“我会设法化险为夷的。”

    敲门声更紧,张景祁的叫声更响。

    张景祁:“郑兄,快开门。惹得兴起,我等就打将进来。”

    郑文焯:“小姐息惊,小生去去就回。”

    杨琼英:“快去快回,奴家等着相公回来。”

    郑文焯开门而出。

    79.郑寓前院

    郑文焯出门,返身锁上房门。

    院门外,王夫之、张景祁望见郑文焯,大喜。

    王夫之:“哈哈,郑兄果然在家,倒费了我们一番叫喊。”

    郑文焯打开院门,与王夫之和张景祁见礼。

    郑文焯:“不知两位仁兄深夜到此,实在无礼,望为兄谅解。”

    张景祁:“中秋之夜,本当赏月观花,吟诗作对,郑兄紧闭房门,又熄灯灭火,不知有甚乐趣?”

    郑文焯:“只是连日苦读,过于劳累,故早早就寝。”

    王夫之:“我与张兄邀你外出游玩,也好消除疲劳,心旷神怡。”

    郑文焯连连摇手。

    郑文焯:“两位仁兄的美意小弟心领了,只是游兴全无,也无诗情画意,不如清静睡上一觉。”

    张景祁不以为然。

    张景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