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瓶梅人物画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后记二五 志意满梵僧赠药太师撑腰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扬州员外苗天秀想要到东京投奔表兄,一来为了拓展眼界,二来为了谋个前程,结果遭遇厄运,被家人苗青联合两个贼人杀死后,投入大江,多亏安童死里逃生,得以控告杀人凶手。

    本来人赃俱获,苗青凌迟,贼人斩首,应无疑义,然而苗青和乐三有旧,乐三娘子和王六儿又来往密切,走通了西门庆的门路,结果两个船家罪有应得,可也成了替罪羊,真正的主谋苗青,逍遥法外,回到扬州夺了苗天秀的基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安童知道仅仅杀死两个船家,太便宜苗青了。有一天,他来到东京,投在开封府黄通判衙内,申述道:“苗青夺了主人家业,在提刑衙门使钱打点,因此他的罪名被免除了。不知我家主人的冤仇,何时得报?”通判听了,连夜修书,并把他的诉状封在一处,给其路费,让他再次返回山东,把这些东西交给山东的巡按御史曾孝序。于私,二人交情不错;于公,此人还是一个有原则的清官。

    在明朝,监察机关都察院所属的十三道监察御史,除了在京内任差外,其外差有清军、提学、巡盐(后来有一个状元蔡蕴,投在蔡京门下,甘为义子,此人得到西门庆的盛情款待,后来做巡盐时照顾西门庆加入盐业,获得暴利。)、茶马、巡关、巡漕、印马、屯田、监军、巡按等等。

    外出担任巡按御史(简称巡按)是最多的一项外差。

    巡按御史是一个什么官呢?“巡”行各地,“按”考视察。《明史@职官志》上定义为“巡按则代天子巡守”,有点像钦差大臣,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钦差大臣。一般派遣钦差大臣都是有的放矢,就某一方面问题,特事特办,打游击,做完就走。巡按御史却不是这样,他有地方行政大权,考察吏治、审核公文、复核并受理诉讼案件、考察政教民情和查勘农田水利公共设施等,都归他管。这样看来,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专事专办、基本属于打游击战的钦差大臣,可他又是代替天子巡视地方,应该是“游击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钦差大臣。

    一般巡按御史的任期为一年,时间太短,无法对一省的方方面面做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时间太长,又担心他和当地政府官员沆瀣一气,可以说,皇帝老儿也算煞费苦心,然而,因为没有大民主和社会监督,再精美的人治政治架构都抵挡不了个人内心贪欲的腐蚀和攻击,在“人之初,性本恶”的动物性丛林中,靠道德操守和自我反省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

    不过大家对曾孝序放心,他还算廉明,《宋史》有传,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过,说他审理苗青案和弹劾西门庆,这都是小说家言,不用附会历史。

    曾孝序通过调查研究和仔细勘察,知道安童所告属实,于是就向中央汇报,想要把夏提刑和西门庆参倒。

    他的奏折大概意思是:巡按山东省的监察御史曾孝序向您禀告一件武官贪赃枉法的案件,肯请尊贵的皇帝陛下批准罢黜,以正法纪。

    我听说,巡视四方,考察政风民情,是太子巡狩的内容,而维护法纪,惩治贪官污吏,就是御史责无旁贷的职分了。《春秋》上说,天子巡狩,是为了安抚百姓,推行王道,促进和谐,维护各兄弟民族的大团结,这种领导干部巡视制度的确立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我们确实应该常抓不懈。

    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我对山东省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通过微服私访,调查问卷,组织考试,当面审核种种手段,得到了十分翔实可靠的《山东省政府公务人员审核报告》。我奉命巡按山东,一年任期将满,如今就把工作调查报告提前递送在您的案前,请您决断。

    山东提刑所正千户夏延龄,平庸无能,贪欲太盛,民怨,整个官府都为之蒙羞,为了其子夏承恩能够通过武举,不惜寻找枪手,找人,真可谓斯文扫地!接物则奴颜婢膝,时人有丫头之称;问事则依违两可,群下有木偶之诮(夏提刑在西门庆面前确实像个丫头,全无主见,更像个木偶,徒具人形而无人之意识。)。

    理刑副千户西门庆,原是市井无赖,目不识丁,愚蠢至极,只因攀援权贵,投机钻营,得授高职。纵容妻妾嬉游街巷,持家无方;携带酣饮高楼,有辱官声;包养王六恣其淫乐,行为不检;收受苗青贿赂之银,劣迹斑斑。

    这两人,贪鄙不堪,全是政府败类,应该马上予以开除,使其下岗。请皇帝陛下裁决。

    就在曾孝序向上申报之前,这篇工作报告的底稿被清河县李知县复印一份,送给了夏提刑。夏长官这个“丫头”虽然办理公事拖沓,可是遇到关乎自己官运的事,那可雷厉风行,他一得到复印件,赶忙就去找自己的“主人”西门庆。当天,西门官人正在坟地里祭祖,回到家中,平安报告说“夏木偶”亲自过来一趟,又派人过来问了两遍,没说什么事。西门庆知道肯定有事,要不然“夏丫头”不会如此勤快,正在犹豫之间,夏提刑又过来了。当他拿出曾孝序的工作汇报复印件之后,西门庆看了一遍,吓了一跳,两人面面相觑,默默不言,夏提刑道:“长官,似此如何计较(这个丫头,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