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瓶梅人物画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回(上)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个“利”字,而且新账老账一起算。现在女主人公还没出现,其他方面先把利益讲清楚了,只有如此,才能让主角出场。)。”

    二人正说着话,有个丫头叫薛嫂进去,没多久,只听环佩叮咚,兰麝馥郁,薛嫂挑开帘子,只见孟玉楼粉墨登场,长挑身材、脸庞端正,脸上有些麻子,可也倒增加几分俏丽。原著当中也有几句诗来描述,但是看不出具体美在哪里,都是大而化之的语言。据我理解,这应该是说孟玉楼长相未必出众,可是看起来还是比较舒服,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只要有钱就弥补了所有的不足。两人见过礼,妇人就在对面椅子上坐了下来,西门庆倒是满心欢喜,目不转睛地看了一回,妇人低下头去。西门庆开言道:“小人妻子亡故已久,想要娶娘子管理家事(《金瓶梅词话》本上说“欲娶娘子入门为正”,加这话是为了突出西门庆的奸诈。)不知您可同意?”妇人偷眼打量西门庆,看他人物风流,心下十分中意,就转过脸问媒婆道:“官人贵庚?娘子何时没了?”西门庆回说:“小人虚度二十八岁,先妻去世一年多了。冒昧地问一句,娘子青春几何?”妇人道:“奴家三十岁。”西门庆道:“原来大我两岁。”薛嫂在旁边插口说:“妻大两,黄金日日长;妻大三,黄金积如山。”出现偏差,就需要她这个中间人来调节双方了。

    正说话,小丫环拿出三盏蜜饯金橙子泡茶过来,妇人起身,取头一盏,用纤手抹去杯子旁边的水渍,递给了西门庆。就在妇人起身的当口儿,薛嫂用手轻轻地掀起妇人的裙子,让那三寸金莲显露出来,西门庆看过后大喜。孟玉楼又递给薛嫂一杯,自取一盏陪坐。喝完茶,西门庆让玳安用托盘把锦帕二方、宝钗一对、金戒指六个递上来,作为见面礼。妇人拜谢后,当场就表态道:“官人何时准备定亲,奴家这里好提前准备。”西门庆道:“既然娘子应允,这个月阴历二十四,我就送来微礼。六月初二准娶。”妇人说:“既然如此,我明天就去对我姑姑说去。”薛嫂道:“大官人昨天已经到姑奶奶府上说过了,姑奶奶特别高兴,说道,不嫁这样的人家,还嫁哪样的人家?她要主媒,保这门亲事。”妇人说:“既然姑姑这样说了,那可太好了。”薛嫂道:“这可是您的终身大事,我有几个胆子敢在这事儿上撒谎。”一切都很顺利,西门庆起身告辞。

    薛嫂送出巷口,对西门庆说:“看了这娘子,你老人家意下如何?”西门庆道:“非常可心。薛嫂,你确实受累了。”薛嫂说:“您先走一步,我再和大娘子说句话。”西门庆骑马进城去了。薛嫂转来问孟玉楼说:“娘子,您能嫁给这位官人也值了。”妇人道:“就是不知道他房里有没有侍妾?他现在又是靠什么维持生计?”薛嫂说:“我的好奶奶,他就是有小妾,也是一个摆设,主持不了内务,否则他怎么非要娶一个管理家务的娘子?难道我还能说谎吗(不说谎还是你了吗?)?你过去看看就明白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明白过来也晚了。)。他老人家的名声谁不知道,清河县数一数二的财主,是卖生药、放官吏债(放债给官吏,以求请托卖法、营私舞弊,叫放官吏债。)的西门庆大官人,知县和知府大人都和他常来常往的。最近他的女儿西门大姐嫁给了陈洪的儿子陈敬济,而陈洪的亲家就是杨戬提督,这是四门亲家,谁敢惹他?”

    妇人安排酒饭款待薛嫂,正吃着,只见杨姑娘家里的安童,提着盛着四块黄米面枣儿糕、两块糖、几十个艾窝窝(把糯米蒸熟、捣烂、包馅制成的食品,在东北和这种做法相近的叫苏耗子,把它放在苏子叶上防粘连。美味至极。)的盒子进来就问:“接受那个官人的提亲了吗?我们奶奶说:这样的人家不嫁,还想嫁什么样的人家?”妇人道:“多谢你奶奶挂心。我同意了。”薛嫂说:“看吧,看吧!我这个媒人确实没有说谎吧?姑奶奶确实是这样说的。”妇人收了糕点,倒空盒子,礼尚往来,自己也装了满满一盒子点心和腊肉,让安童带回去,又给了他五六十文的小费,说:“回家替我拜谢你奶奶。西门官人要在阴历二十四送聘礼过来,下个月初二准娶。”小厮去了。薛嫂道:“姑奶奶家送来了什么?给我一些,我包回家给孩子吃。”孟玉楼给了她一块糖、十个艾窝窝,她才满意地离开。

    利益的纷争,导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血腥屠杀。哪怕是蝇头小利,都会发生你死我活的争端。在同一利益集团内部,依然可见互相残杀的惨剧。不见刀光剑影,只见人头落地。由于受到小农意识长期的浸染,在小百姓之间同样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