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瓶梅人物画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回(上)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限这个大熔炉的煎熬中得到了千锤百炼,在战术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实行战略上的独断独行。一旦做出决断,九死不悔,我想这是无数个男子汉共同的行事原则吧!忠于自己的信仰和选择,莫要前怕狼后怕虎,已经做了就到底吧(我这样说是不是心虚的表现,是不是越解释,越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我略微介绍一下我的思考,实属必要。读者通过理解一下评论者的心境,才能更加理解《金瓶梅》被人误读、被人诟骂的悲惨命运啊!我们要保持一点起码的、可怜的精神独立、特立独行啊!必要时要逆潮流而动。敬请海涵!后文不再解释,到此为止。)。当然还可能是我自作多情,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响。

    就是说因为社会、历史、政治、传统文化和主观心理等等因素,中国人一提起《金瓶梅》,不考虑两万字性描写只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与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事实,就等同于提到“淫书”二字;一提起潘金莲,不考虑她的出身和悲惨经历,还有社会因素的熏陶,就等同于提到“”二字;一提起西门庆,不考虑他是“中国封建传统恶德的集大成者”,身上有社会支配者的共同因素,而好色只是其恶德中一方面的事实,就等同于提到“淫棍”二字。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忽略了他的另外两个身份——奸商和官僚。如果说要把西门庆比作三脚蟾蜍的话,那么这三只脚就是财、权、色。他好色不假,可有一个条件,就是美色与前两者不能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恐怕这个结论会让很多人意外。

    在第一回当中,我们刚提到他的时候,就排除了一个地雷,就是说按照常理来说,如此好色之人应该是个败家子才对,他为什么没有让家庭垮掉呢?主要是因为他性格刚强、善于经营和结交官府。他不会放掉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其实他是一个靠女人赚钱的人,尤其是他的第一桶巨额资金是几个女人给他带来的。一个是孟玉楼,就是本回的女主人公,最大的一笔是李瓶儿,也就是花子虚的老婆,最后是他女儿为了避难,又给他带来一笔。就这样他靠着巧取豪夺,最后才能平步青云。靠着女人攫取第一桶金,也不是什么好汉,但是按照世俗中“向钱叫爹”的哲学来看,这就叫本事了。没办法。

    这一天,常到西门庆家里卖翠花的一个媒婆,叫薛嫂儿,她向玳安儿打听西门庆的下落,他告诉她说西门庆正在生药铺中与主管傅二叔,大名叫傅自新的,一起算账。她就到了药铺,掀帘进去,看见西门庆后,招呼他出来。两人走到了僻静处,西门庆询问其来意,薛嫂说:“我有一件亲事要介绍给大官人,我保管您老人家会中意,就由她来顶死去了的三娘(指死去的卓二姐)的缺儿。我说的这个女人,就是南门外贩布的老杨家的正妻,她手里可有一份好钱,现钱就有上千两银子,其他东西更是多得没数,就连南京拔步床也有两张。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她老公去贩布,死在了外面,如今守寡一年多。更可心的是,她没有子女拖累,只有一个十五岁的小叔子和她过,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如今她也青春年少的,还守什么贞节?而且她老公的姑姑都主张她嫁人。这个女人大名叫孟玉楼,排行老三,二十五六的年纪(假话!她已经三十了,还大西门庆两岁。职业媒婆的话不可全信。所谓:唇枪惯把鳏男配,舌剑能调烈女心。只有一件不堪处,半是成人半败人。),生得长挑身材,风流俊俏,百伶百俐,打扮起来就像画在华灯上的仕女,美人儿一个。绝对是一个持家有道的娘子,更难得的是会弹一手好月琴。您若看到了,保管您满意。”西门庆听说她会谈月琴,就感觉非常满意,当然更加让人满意的是她是个富婆。

    他就与薛嫂约定相看日期,薛嫂认为何时相看倒在其次,现在还有一个关键堡垒,必须首先攻破,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她说:“何时相看无所谓。我先和您计较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今老杨家说了算的是杨姑娘,就是她老公的亲姑姑,虽然她老公的舅舅张四也在插手,可是他就远了一层。这个杨姑娘原先嫁给了孙歪头,后来孙歪头死了,这婆子守寡了三四十年,而且无儿无女,只靠侄儿侄女养活。您若想谈妥这门亲事,必须去求杨姑娘,这婆子爱的是钱,她明知道侄儿媳妇孟玉楼有钱,她也不会关心孟三儿到底嫁给谁,只要能给她几两银子就行。您家里有的是缎子,拿上一匹,买些礼物,再许诺给她几两银子,她肯定喜欢得屁滚尿流。只要有她做主,不管别人再说什么,都毫无用处。”这一席话说得西门庆“欢从额角眉间出,喜向腮边笑脸生”,如果没有耳朵的阻挡,嘴角直奔后脑勺儿。这也正是:媒妁殷勤说始终,孟姬爱嫁富家翁。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于是二人约定,明天先到杨姑娘家去做工作。

    第二天,西门庆早早起床,打扮一新,准备好礼物,让人抬着,自己骑着牲口,小厮跟随,薛嫂领路,一直来到杨姑娘家门口。薛嫂先进去对杨姑娘说:“附近有个财主,想要和您侄儿媳妇结亲。我说现在老杨家是姑奶奶您说了算,应该先来拜见您,您同意了,才能去看大娘子。今天我把他领过来了,现在正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