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小最爱照猫画虎古人惨遭东施效颦
宋徽宗政和年间(即公元1111年到1118年之间,此时离北宋1127年灭亡只有十多年的时间,虽然作者选择《水浒传》作为故事切入点,但是不能不说作者的选择恰如其分。吴晗先生考证《金瓶梅》原稿创作时间在万历十年到三十年之间,也就是1582年到1602年之间,此时距离李自成起义及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二者有相似之处,都处末世,正是这种世纪末的疯狂才导致了山河破碎,而末世来临之前人类的普遍心态就是纵欲狂欢、醉生梦死。不知作者如何思考的,这是笔者的揣摩。)在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有一风流子弟,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家资充盈,年纪二十六七。此人名叫西门庆。他父亲西门达,原来是个药材商人,在这清河县开着一个颇具规模的生药铺。家中呼奴使婢,骡马成群,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一个殷实的人家。西门庆因为是个独生子,所以受到纵容溺爱,他不爱读书,终日闲游浪荡。由此可见,在受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人很容易成为自私狭隘之辈。其父母死后,西门庆更加恣意横行,专门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使本来就具有的劣根性如同雨后春草,蔓延丛生。他学会些拳脚功夫,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想识其人,先要识其友。
在西门庆的人际交往圈子中,当真是鱼龙混杂、臭味相投,结识的朋友,都是些帮闲无赖和不守本分之人。最要好的那个朋友——如果他所结交的这些人也称之为朋友的话,当真是对“朋友”这两个字最大的讽刺——叫应伯爵,表字光侯,原是开绸缎铺应员外的二儿子,赔了本钱,一蹶不振,可是这种人好吃懒做惯了,不可能安守本分、兢兢业业以图东山再起,只好是破罐子破摔,专门在妓院之中帮嫖混吃,因此人们给他起个外号叫做“应花子”。给他起这个名绝对是名至实归、恰如其分,虽然这里也有着生活的辛酸,但是他又是如此地无耻,当真只是一个高级乞丐而已。他像高俅一样踢得好球,休闲文化,十分精通。作为一个帮闲的看家本事,他是此道高人。
要知道,西门庆是个恶人,但是他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他对朋友还算慷慨,不是一个一毛不拔的葛朗台,他对应伯爵最好,可是正是这个“知心朋友”,在他死后,帮助“西门庆第二”张二官图谋他的女人和财产,无情无义的嘴脸纤毫毕现,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应伯爵是本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这本书就会逊色不少,正是有了他,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世态炎凉。如果要想评出最佳男配角的话,他无疑就是最优秀的一个,一个最善于表演和配合的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排名第一的帮闲形象。
第二个叫谢希大,字子纯,原先也是官宦子弟,可自幼父母双亡,就开始游手好闲,把从父辈承袭的前程丢了,也成了一个职业帮闲,会谈一手好琵琶。这两个人与西门庆十分合得来。其余还有几个,都是些破落户。一个叫做祝实念。一个叫做孙天化,字伯修(谐音“不羞”),绰号“孙寡嘴”。一个叫做吴典恩(谐音“无点恩”),曾经是本县阴阳生(以看风水,为人选择宅基地和坟地为生的人。),犯事后被开除。还有一个云参将的兄弟叫做云理守,字非去。一个叫做常峙节(谐音“常是借”),表字坚初。一个叫做卜志道。一个叫做白赉光,表字光汤。这十来个人见西门庆手里有钱,又肯散漫使用,所以众星捧月,用花言巧语哄骗他,唆使他吃喝嫖赌、为所欲为,而西门庆也需要别人的奉承拍马,双方各取所需,鬼混一起。正是:把盏衔杯意气深,兄兄弟弟抑何亲。一朝平地风波起,此际相交才见心。
孔夫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也就是说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里不一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按照这个标准,西门庆的身边都是一些“损友”。西门庆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成长的过程中又遇到这些无益有损的朋友,而自己现在又是一家之主,无人管治,按常理来说,就是家里有座金山银山,也早就被挥霍一空了。但是西门庆却能保守家业,岂不是奇哉怪也?原来,西门庆秉性刚强、心机深沉,做起事来诡计多端、不择手段,而且和官府多有勾结,就是那朝中四大奸臣高俅、杨戬、童贯、蔡京的门路,他也能够钻营打通,一时权势通天、炙手可热,所以他在县里把揽公事,有谁需要权钱交易,都由他出面摆平,就这样全县的人都害怕他。又因为他排行第一,人都叫他西门大官人。
西门庆的正妻陈氏过世较早,只留下一个女儿,叫做西门大姐,嫁给东京八十万禁军提督杨戬的亲家陈洪之子陈敬济为妻,只是尚未过门。大家对中国人亲戚套亲戚的人际交往圈子运作模式都不应该陌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人际模式相对能促进社会稳定,同时又只有“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