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清风与清瘦吃罢午饭,清瘦就给清风量体裁衣。量好了尺寸,清瘦就着手缝制衣服。清风看着清瘦飞针走线十指美如兰花。那专注的神情格外地温馨动人。清风道:“清瘦,有纸笔没有?”
清瘦抬起头道:“要纸笔何用?”
清风道:“我想写封信。”清瘦道:“纸有,笔好象已坏了不能用了。”
清风道:“有墨水么?”
清瘦道:“墨是有的,墨水要自己研磨。”
清风道:“你把纸墨拿来,我先做支笔。”
清瘦起身道:“师兄还会做笔呀。我去给你找纸墨。”
清风就找了一根指头粗细的竹子,选了最好的一截。然后用刀将一头削成斜面再削尖,就象了一支自己惯用的钢笔。再用刀将笔尖轻轻地划开个细缝,竹管里面塞上一截竹片,一支竹制的蘸水笔就做好了。
清瘦找来了纸和墨块。清风道:“没有砚台么?”
清瘦道:“没有了,我去买一方来。”
清风道:“不用了,有碗也可以。”
宋代平民用的碗大多都是粗制陶碗,清风午饭就是用这种碗吃的。清风在碗里放点水就开始研磨墨汁。清瘦再坐下来缝衣服。过了一炷香的工夫,清风已将墨汁研磨浓黑。清风就将纸在桌子上铺好开始写信。清瘦道:“你的笔做好了?”
清风道:“做好了。”
清瘦道:“我来看看做成什么个样子。”
清瘦走过来,见是一管竹子,一根毛也没扎上。清瘦道:“师兄,这是笔么?”
清风道:“我在学校里就自己做过竹笔练习过书法。好用着呢。”
清瘦道:“什么学校?是哪个门派?”
清风知道她没听过学校这个名词,也不好解释只笑笑道:“学校是孔门儒派。”
清瘦想想道:“没听说过。”
清风就开始写信。清风将竹笔蘸了蘸墨水,写道:
亲爱的妈妈:你好好吗?
清瘦见师兄果然能用这个笔写出字来,心里惊奇不已。清风的字写的笔画匀称大小一致,果然是练过书法的。清瘦见师兄的字写得这么好,内心欢喜,道:师兄真是聪明机智文武全才,自己有这样的师兄多么幸运!将来……清瘦想到将来,脸上又飞起了红晕。她将手放到清风的肩膀上,她想抱一抱清风的头,她觉得自己胸中有一股热气要往外涌出,要去温暖师兄的英俊的脸。
清风道:“清瘦,你去缝衣服,我写信了你不要打搅,好不好?”
清瘦听师兄的言语温和自是喜悦,她就抱了一下清风的头,道:“好的啊,清瘦哪能不听师兄的话呀。你写吧,我不烦你。”
清瘦又来缝衣服。清风接着写信。
亲爱的妈妈:
我现在给你写信,当你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不要害怕或者惊疑。我现在在你看来是死了或是昏迷不醒。你看到的是一种真实。但我写这封信也是真实的,你手中的这封信八百年以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宋朝了。经过我不多说了,但你一定要相信我说的话。我的灵魂穿越了时空,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现代,能不能见到你……
清风写到这里,就情绪激动起来,他的眼泪如两到泉水往外涌出。他的抽泣声惊动了缝衣的清瘦。清瘦吃惊地看着他,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过来。清瘦从后面抱着师兄的肩膀,用她的脸蛋磨蹭着清风的头发。清风见清瘦这样,有点不好意思也怕吓着了清瘦。说道:“没什么?”
清瘦道:“你哭了,你一定有什么伤心的事。”
清风道:“没有。真的。我只是想家了。”
清瘦道:“你骗我。我们从小就和师傅在天山上,除了有一群梅花鹿玩伴再没什么人了。”
清风道:“没骗你。你看,我不是写着吗?”
清瘦看看纸上果然写着:亲爱的妈妈。
清瘦道:“是的,你没有骗清瘦。可是我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有妈妈呀?”
清风道:“以前我也不知道的。”
清瘦道:“是不是这次下山打听到了的?”
清风也只有顺着她说下去。清风道:“是的。”
清瘦道:“那我们去看望她老人家。”
清风道:“现在不行的,她离这儿很远很远。”
清瘦道:“再远也要去见的。”她说着又红起了脸,她想到一句话叫什么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她就红了脸。
清风道:“眼下哪有时间去?”他想到了清瘦师兄灵魂的话,他还要帮那个他心中的偶像辛弃疾,他又想到了那个为他去不死谷求医的红袖姑娘。
清风道:“这事以后再说吧,我们也该到江湖上走走,有很多大事要做。”
清瘦道:“这个是自然。好男儿当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天涯海角师妹都跟你去。”
清风道:“多谢师妹,你的恩情师兄八百年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