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堂异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四节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齐民要术》、唐宋时期的《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李时珍在其世界名著《本草纲目》都收录了大量的药酒和补酒的配方和制法。清代特别盛行养生保健酒,清宫补益酒空前兴旺发达。明清的很多药酒配方采用平和的药物以及补气养阴药物组成,这样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机体状况,使药酒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近现代以来,保健酒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也有一些波折,药酒、保健酒逐渐分化。特别是保健酒,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出台后终于取得了合法的身份,与药酒完全分离。

    世界有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国的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

    自古及今,酒一直在陪伴着历史兴亡的脚步前进。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写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楼塌了。”兴也有酒,亡也有酒,确可谓经盛衰而无废,历百代而作珍。智愚在人,无须对酒颂之过高,责之过重。

    酒的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按酒精含量可分为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按糖分含量可分为甜型酒、半甜型酒、半干型酒。

    中国名酒黄酒类有浙江绍兴加饭酒,是一种半干酒。酒度15%左右。酒质醇厚。气郁芳香;福建龙岩沉缸酒:是一种特甜型酒。有不加糖而甜,不着色而艳红,不调香而芬芳三大特点。酒质呈琥珀光泽,甘甜醇厚。

    白酒类有:

    贵州茅台酒,董酒。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特殊风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茅台酒最大的特点是"空杯留香好",即酒尽杯空后,酒杯内仍余香绵绵,经久不散;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而属于其它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

    山西汾酒,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书的《镜花缘》中所列的数十种全国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笔记文学中,曾多次盛赞山西汾酒。汾酒属清香型白酒。

    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沱牌曲酒。五粮液,原名为"杂粮酒",产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该酒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制而成,相传创始于明代。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被认为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称;泸州老窖特曲酒,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

    安徽古井贡酒,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据当地史志记载,该地酿酒取用的水,来自南北朝时遗存的一口古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这一美称。古井贡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特点。

    江苏洋河大曲、双沟大曲。双沟大曲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