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太多宝贵的东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情怀已逝。痛惜……我喜欢李连杰、周星驰,但真正让我崇拜的,只有毛泽东。只有他,才赔做我今生崇拜的偶像。以下是龚先生发表的大作:
首先是骨气。
骨气,这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骨气,说白了,就是要有脊梁骨;没有脊梁骨,只有任人欺侮,任人宰割,任人凌辱,是个软骨头,一个永远站不起来的可怜虫。《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要为李鸿章翻案,而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他基本上是一个没有骨气的大官僚。《走向共和》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的政治家,事实是他丧权辱国,卖国自保,毫无骨气。例如在1880年的中俄伊犁交涉中,主持海防的直隶李鸿章力主放弃伊犁,而主持塞防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力主收回伊犁。结果,沙俄被迫让步了,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外交胜利,保住了伊犁,保住了新疆。试想,如果当时清廷接受李鸿章丧权辱国的下策,今天的新疆恐怕同外蒙一样,早已脱离了中国的版图。
毛泽东的一生,是挺起脊梁、进行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在他的领导下,1949年中国人终于“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挺起了脊梁,尊严地立于大国之林,永远告别了屈辱挨打的时代。
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脱离这个没有骨气的旧时代,君不见今天的台湾,仍然有一批数典忘祖,没有骨气,甘愿做日本皇民的台独分子吗?所以今天纪念毛泽东110周年诞辰,不是正好可以提醒这些软骨头的炎黄子孙,及早悔悟,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吗?
其次是志气。
毛泽东一无高贵的家世,二无显赫的学历,但是他一直胸怀大志;志向就是人生的目标,然后百折不回,力求实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毛青年时代的志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同此凉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壮年领导红军长征时代的志向。“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振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毛晚年反帝反修时代的志向。试看,毛的志向是何等的豪迈高远!毛壮年以后直到晚年,由于已经成为中共第一代的核心,中国人的领袖,所以他的志向,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中共党员和中国人的志向。
第三是勇气。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史诗般的军事壮举和奇迹,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说有多困难就有多困难。例如,毛泽东以事实生动地形容说,长征路上,“天上每天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然而,红军终于冲破重重障碍,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胆识?!具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这样大无畏勇气的统帅和军队,才能谱写一首首胜利的凯歌,才能战胜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所以对内的三大战略决战,对外的五大战略决战(朝鲜战争、援越抗法、中印边界战争、越战和中俄珍宝岛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毛非凡的战略勇气和理论勇气的必然结果。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毛主席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中国革命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照抄照搬,一切都要靠自己敢于创造,敢于试验,敢于实践,敢于牺牲。毛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初见于两万五千里长征,再见于抗日战争,三见于三大决战,四见于五次的对外决战。每一次的决战,都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飞跃,都是一次理论和战略的突破。特别是晚年的反帝反修,更是一次巨大的理论和战略的飞跃,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在美苏两霸的重重围堵之下,要冲破美苏构筑的铜墙铁壁,要冲破当时国际的二元格局,建立世界的三元格局,为中华民族争得生存空间,没有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办得到吗?
结果,毛还是像他领导的历次斗争一样,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然,无可否认,毛本人和党国,都为此胜利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这是《决议》和批毛的史家对毛晚年作出负面评价的主要事实依据。
不过,我个人客观研究他晚年事业的一点心得是,毛晚年全力以赴的是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大问题:一个是如何突破美苏的两极世界秩序,建立中美苏鼎立的三极世界新秩序,使中国尊严地融入国际大家庭。一个是如何构建一个使中国社会主义江山得以维持千秋万代的心防,也就是思想和精神长城,或简称之为心的长城。遗憾的是,《决议》竟然对这样一次具有如此重大影响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国际结构性变动,却没有多所着墨,而是轻轻地一笔带过。
这两个都是大谋略,大理论,大战略,都需要超凡脱俗的勇气。也就是说,毛晚年下的这局棋,是一盘构思深远、暗藏玄机、变化复杂的一局棋。因为他的目光已经投向遥远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