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家事难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是不是!”李生赶紧抹了一把嘴角,跪下来一个劲磕头,“少爷,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李琙大拇指把金币一弹,又抓在手上道:“有什么该死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来猜一下,是壹圆还是海上旭日?猜对了,这个金币就是你的了。”

    李生跪在那哪里敢应,只是一个劲道:“大管叮嘱小的多次了,做下人的要本份,不能贪图主人的钱财。小的该死,少爷抽小的一顿鞭子吧,只是千万不要告诉大管,不然小的一定会被逐出门去。”大管就是李根,李琙没想到李生竟然这样惧怕李根。

    李琙道:“起来,起来,没关系,我不过想跟你玩玩,不会告诉大管的。来猜猜吧。”

    李生起来陪着笑道:“少爷,别叫我猜了,小的这一个月的月钱也就六个银元呢,一下子给我这么多钱还不知道怎么花销。”

    李琙心道,这个下人虽然见钱眼开,不过还挺懂规矩,看着他涨红的脸,李琙笑道:“好啦,好啦,别怕了,我不过跟你开个玩笑罢了。来,来坐下说话。”李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李琙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现在外面一石米大概要多少个金币?”

    李生抬起头眼睛转悠了两圈道:“一石米大概两个银元能买到吧。”

    李琙闭上眼睛,在脑子里一换算,大概心中有数了。明朝一个七品知县的薪俸大概是七石五斗米,等于十五个银元,自己挣着五十五个银元,现在的官员俸禄比过去提升了三倍有多。看来现在这个时代,朝廷已经在高薪养廉了。

    掂量着手中的金币,李琙悄声道:“这些俸禄要不要给少奶奶?”

    李生瞧了瞧窗外见没人才道:“少爷,怎么你醒来之后,什么都忘记了,这些俸禄从来都是交四个金币给少奶奶补贴家用。只是,只是,少爷哪里看得上这点钱呢?”

    李生这么一说,李琙立刻听出话外有话,赶紧眼睛一瞪道:“你个该杀的,少爷我不是被一板砖拍了过去吗?这一醒哪里还有记性。有什么话赶紧说。”

    李生吐了吐舌头道:“少爷,外人打官司都得给您一些孝敬,这才是大头,每个月怎么的也有一二十个重宝啊。一般爷都差小人去兴元钱庄存起来的,平时出去耍都是用这里头的钱。”

    干,果然是个贪官,自打知道了吴小妹拍砖事件开始,李琙就感觉到这个李琙不是什么清官,记得那辈子有一项研究说八成的贪官都好色,好色和贪墨似乎成了一对孪生兄弟。李琙不是傻子,从周围百姓对自己的态度,心里也清楚这位李大人在自己穿越之前算是怎样的货色。

    这让李琙十分苦恼,那辈子,唐陌好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身边的长辈夸奖他的时候,都不忘说一句:这孩子老实。不过唐陌的同事也不忘在老实后加一句,老实是老实,不过有点扮猪吃老虎。

    李琙也很难说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但至少一点是肯定的,那辈子的唐陌对贪官从来都抱着不耻的态度。但造物弄人,偏偏让唐陌投身到了一头“大虫”身上。想想百姓的眼光,想想美女的神情,李琙只觉得如芒在背。

    李琙叹了口气,在明清两代一个知县混个两三年怎么也能积聚下几千两银子。现在这位仁兄两年也能混两百个金币,乖乖,一千石大米啊,等于明朝一个知县十二年的俸禄。看来这个时代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官员贪污的土壤。

    李琙问道:“这些钱,少奶奶知道吗?”

    李生摇摇头道:“少奶奶还在乎这点钱啊,只是少爷总算是一家之主,每个月都得给四个金币家用而已,少爷的钱从来都是自己握着。”

    李琙连忙又问道:“那你知道我有多少私己?”

    李生嘿嘿一笑道:“少爷最多差小的去存上,有多少小的哪里知道?”

    李琙道:“这存钱可是有凭证的?”

    李生道:“当然了,每里来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歌伎,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叫小蝶。一手琵琶弹得是清脆玲珑,一口元令唱得是绕梁三日。而且关键是小蝶那人出落得如林子里的花蕊,美丽端庄,真正是京城里大户出来的。大人这十来天一直在家养伤,想必相当烦闷,不如咱们这就过去,叫小蝶过来唱上两曲,给大人解解烦闷如何?”

    李琙被他一提醒才看看外面的天色,果然日头已经奔西面去了。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道:“谢谢少东家的美意,只是还要赶着回家吃饭,这个酒改天再喝。”万全和费师爷还想来劝,李琙心里装着事,只想赶紧回去,坚决告辞离开。

    李琙出了酒楼,连忙让李生带路,奔菜市场而去,等到了市场,李琙这才傻眼了,整个市场里除了女人就是伙夫,除了伙夫就是家丁,哪里有一个像他这样穿着绸袍子的男人。虽然自己不在乎下市场买菜,可是在这个时代,李琙好歹也是这个县的法官,虽不在乎,也得顾惜身份不是?这踏入市场的脚又缩了回来。

    这次李琙准备做客家清炖鸡,他吩咐李生买一只四斤重左右的整鸡,以及一些葱姜之类的佐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