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国伟一行人行行走走,很快就到了苏州。来了苏州不可能不去拜访一下寒山寺的主持方丈悟空大师的,他是江南武林盟刑堂堂主呢,是一个在江南武林中很德高望重的人物。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创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寺院”。相传唐贞观年间寒山子曾在此当主持,遂改名寒山寺。传说诗人张继去唐时首都长安(今西安)赴考后,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触景生情的写下了《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诗韵钟声,脍炙人口;寺以诗名,传播海内外。
到苏州,如不到寒山寺,则不算苏州客。因为,寒山寺和苏州园林一样,都是姑苏的象征,苏州人的骄傲。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已可看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座落在绿树从中。
寒山寺的主持方丈悟空大师闻知盟主一行人来到寒山寺,已带着门下弟子在寺门恭侯,大家坐下用过茶水,略作寒喧,在方丈悟空大师的陪同下,大家就在寺里游玩观赏了。这次欧阳国伟来寒山寺纯属私人原因,故此,也未对武林盟盟中事宜多作交谈,有些事,在前些日子早已拍板。
寒山寺坐东朝西,占地约十多万尺,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大雄殿设须弥座,上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胁持。两側沿墙列坐鎏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为明代成化年间所铸。看着这些鬼斧神工的杰作,欧阳国伟一行人不禁啧啧称奇。
在悟空大师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寒山寺的碑廊里。在悟空大师的介绍下,大家饶有兴趣地看着。
寒山寺的碑廊里嵌立着宋明以来历代名人唐寅、文征明等的诗词碑刻多块,其中最著名,也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碑。张继诗石刻始刻于宋朝宰相王珪,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姑苏才子、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存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延请著名书法家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此碑成为他的绝,桥北的“香洲”是一座画舫。香洲西南的玉兰堂相传是文征明作画之所。“柳荫路曲”南端有半亭“别有洞天”,进入月洞便是西园,园也以池水为中心,主厅是一座鸳鸯厅,北厅为二十六鸳鸯馆,临池养有鸳鸯,南厅因前面小院内植有山茶花称十八曼陀罗花馆。池东沿墙筑有一条呈波浪形的临水游廊,俗称水廊,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又一典型形式。北半部池水环抱中有留听阁、浮翠阁、笠亭、扇亭等建筑。西园明静幽雅,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具意境。
这就是有苏州“园林之冠”之称的拙政园。
游任何一个园林都应该尽量选在游人少的时间,这样才能让你静下心来品味,从各个角度观察,才能体会出她在平凡的表面下隐藏的深厚蕴含。拙政园真是三步一小景,五步一大景,用步移景换来形容绝不为过。你不静下心来品味,是无法体会建园者的苦心设计的。
但今天的游人就特多,尽管如此,众女还是玩得很开心,整个园子里,到处都听到她们的欢声笑语。她们可不在意这些,她们只要热闹就觉得好玩。
此时,欧阳国伟正坐在远香堂品着香茗,观赏着这巧夺天工的园林建筑。夫人们和六个女煞坐不住,丢下欧阳国伟一个人在那里喝茶,自已却已跑到附近的景点去玩了。
倏然,在一座假山后,传来一阵清脆的吟诵声: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乍一听到这声音,欧阳国伟整个人像是中了魔法一样,僵住了。这吟诵的声音,他太熟悉了,多少回,这声音在魂牵梦绕中响起。过了一会,他才如梦初醒,身形一晃,在游人的一片惊呼声中,向着那座发出声音的假山后飘去……
在附近景点玩赏的夫人们和六个女煞,发现伟哥的反常举动,纷纷娇叫着“伟哥。”“伟哥。”的跑了过去。过去一看,只见伟哥手拿着一块白绢怔怔地站在那里发呆。
美美小心翼翼地把头凑了过去,只见上面写着几行清秀的小楷,略一细看,上面写着:“伟哥:
你不用派人到处去找我了,你是找不到我的。要是我们有缘,我们会在中原相会的。我爱你!伟哥。
另:请你们留意剑道道场的人。保重。”
寥寥数语,没有落款。但美美已猜到了那人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