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卷 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开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面曾经提过,这福王朱常洵乃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宠爱的儿子,泰昌帝朱常洛的弟弟,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叔叔。当年若不是群臣们的力保,朱翊钧险些就干出了废长立幼的事情。

    福王的封地在洛阳,光是起造府邸,就花了28万两银子,是常规的1o倍,万历皇帝对其的偏宠可见一斑。

    按照规定,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封地就藩,可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却舍不得,一直将福王留在身边不放。

    到了万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岁,辅叶向高上疏力争请求福王就藩,神宗总算答应第二年春天进行,结果到时候却又失信了,给出的答复是亲王就藩按照祖制是在春天,今年已经过期了,等明年春天再说吧。理由虽然充分,但已经到了拖无可拖的地步了。

    于是福王就提出了条件,请拨巨额田庄,狮子大张口,一下就要4万顷!

    叶向高据理力争,言道“各省的田地,大的郡府才有四万顷,少的郡府只有一二万顷。从太祖开始以来,封国不少,如果每个亲王都割一大郡的田地,天下田土已经割完,非但老百姓没有田,连朝廷也没有地了。如果田亩够了才能成行,则要等到那一天就藩?福王奏称祖制,祖训中有吗?会典中有吗?历朝的功令中有吗?”

    郑贵妃很不高兴,可是又辩驳不过群臣,只得同意让福王就藩,但提出的条件仍然十分苛刻。

    第一,庄田四万顷减半,但仍须两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第二,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王府。第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王府。第四,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划归福王府。第五,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明朝的盐法是这样的:沿海产盐人家称为“灶户”,政府自灶户收买的盐称为官盐。招商运销有特定地地界和数目,这类商人称为引商”,运销的地界称为“引界”。

    “引”有两种意思。可以解释为“运销官盐的许可证”,亦可以解释为盐的重量计算单位”,一“引”为四百斤。

    福王所得的盐引,自然照官盐算,每引四百斤,合计便有五十二万斤。事实上还远不止此数,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开中法”。

    那个时代地交通运输还很不达。所以边境地军粮如由内地运去。费用甚巨。因此明朝官营食盐有一个“开中法”。就是叫贩盐地商人在边境粮仓缴粮。给予其盐引。赴指定地区运销。简单地说。也就是盐商帮助国家向边境运粮。然后才能获得销售食盐地许可证。

    明朝产盐地主要地区有六个。运销地区都有明确地规定。洛阳一带行销河东。即山西地解盐。而福王地盐是两淮地盐。因为淮盐品质最好。所以盐价也较贵。福王把淮盐运了来。在洛阳开起了盐店。为了让老百姓只买他地盐。他特意奏请洛阳改食淮盐。而则淮盐只有“福记”地盐店才有。仅仅这一项。福王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可这一来解盐就少了个大市场。既无销路。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到只给解盐盐引地边境粮仓缴粮。于是边饷随之支绌。为此户部和兵部奏请将福王府地盐改由河东支给。希望打开解盐滞销地局面。同时请求福王府不要与民争利。奏折到了万历皇帝那里。所得到地结果却是不予理睬。

    除此之外。福王在洛阳地生活也极尽奢华。整天只知道饮酒作乐。光是嫖娼就花了3o万两银子之巨。手下地宦官为了满足其贪欲。继续横征暴敛。肆意掠夺土地。并用严酷地手段管理这些劫掠来地田庄。可谓是民愤极大。河南百姓都纷纷传言。是万历皇帝耗尽天下财力养肥了福王。

    历史上传说李自成在攻破了洛阳之后。在福王府烧杀抢掠了三日。并且用福王地肉与鹿肉一起炖了一大锅。起名为“福禄宴”。与手下众将士分食。

    王锐对其他地藩王了解不多。却是知道福王地这些掌故。再加上他深悉朱由检兄弟俩与叔叔之间地恩怨。所以才提出了想先从福王下手地建议。

    虽说泰昌帝朱常洛受气的时候朱由检还没有出生,但是他后来自是对那段经过了解得一清二楚,心中对福王又怎能没有一点芥蒂?因此听了王锐的建议,朱由检立刻有些心动起来。

    只是福王毕竟是他的亲叔叔,朱由检眼下尽管已经下定了整饬藩王的决心,但却仍不得不小心谨慎。自从哥哥死后,福王这个叔叔已经是他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了,若是惩治其的罪名不能令天下信服,自己背上一个薄情寡义地名声也不是好玩的事情。

    所以他思忖了片刻后,这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削藩一事非同小可,虽说朕意已决,但仍需小心谨慎,除了你我二人之外,绝不可再令第三人知道!。此事就交与太傅全权负责,相信太傅绝不会令朕失望!”

    王锐明白朱由检的心思,当下躬身应道:“皇上放心,臣晓得利害,必会将此事办得妥当便是!”

    他们二人今天可说是指点江山、纵论天下,所谈论的无一不是关乎大明国运、前途的大计,尤其是最后一项的削藩更是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