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二章 蒸汽时代的幻想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巧适逢玉渊棋院开院,姚福欣就将他二人与汤若望也一起带了来,同时介绍给了王锐,这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王锐尽管不认识这两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他在听了《远西奇器图说》一书时登时留上了心,急忙细加追问。待搞清楚情况后,心中忍不住大喜!

    原来这本书分为3卷,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力学和机械工程知识的著作。

    书的一开始便有凡例九则,说明研究机械工程所必须旁通的学问、译书时所用的18种参考书、必备的工具、图中说明所用的拉丁字母,以及所用物件名称、动力、作用、效益和绘图名称等等。

    第一卷叙述力学基本知识与原理,包括地心引力、重心、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求法、重心与稳定性的关系、各种物体地比重、浮力等。

    第二卷叙述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与计算,包活杠杆、滑轮、螺旋、斜面等一般知识。

    第三卷介绍各种实用机械,共54幅图说。包括起重11图,引重4图。转重2图,取水9图,转磨15图,解木4图,解石、转碓、书架、水日晷、代耕各1图,水铳4图。

    王锐听罢这一切顿时大喜过望,心说自己正急缺机械方面地大家。天上就掉下了这两个人来!不用多问,仅凭《远西奇器图说》这本书,就可以断定这二人是机械方面的大行家无疑。****尤其是这个邓玉函,来头绝对是不简单!

    大喜之下他再也顾不上棋院这边的事情了。在和过百龄与谢天博打了个招呼后,与姚福欣一行人尽量不引人注目地离开了棋院直奔侯府,准备找个地方好好谈一谈。

    信王和朱纯臣也现了王锐的异动,当下二话不说亦一起跟了来。

    在侯府的书房内,王锐以主人的身份为众人重新做了一下介绍。王徵见了信王和朱纯臣不免有些紧张和局促,邓玉函却是没将这放在心上,只是对王锐充满了兴趣。

    老外本来就很直,作为科学家的邓玉函就更是如此。在他地头脑中,除了科学其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因此他也不懂什么客套。一开口就直奔主题,问起了那些奇怪机械的事情。信王和朱纯臣也是头一次听说,亦将充满好奇的目光望向了王锐。

    王锐也不隐瞒,当下微微一笑说出了那些机械地“秘密”,其实那些所谓奇怪的机械只是镗床、刨床、曲轴与齿轮连动系统而已,为的是给一种新式的机器做准备。

    当邓玉函又问起了这种新式的机器是什么时,王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姚福欣笑着问道:“姚大人,请问军器局现下的各种机器都以何为动力?”

    姚福欣急忙笑着答道:“回侯爷的话。无非是人力、水力与畜力而已!”

    王锐点了点头笑道:“但不知效力如何?”

    姚福欣苦笑了一声摇摇头道:“回侯爷的话。即便是以效力最高地水力而论,效率也是远远不够。否则火器的制造又何至于捉襟见肘?眼下军器局正全力想解决此问题,还望侯爷能够指点迷津才是!”

    王锐淡淡一笑,转头朝邓玉函问道:“不知先生地祖国中,又以何为机器的驱动力?”

    邓玉函想也不想地答道:“亦无非是人力、水力与畜力而已,难道侯爷还有更好的办法?莫非那新式的机器就是与此有关不成?”

    王锐闻言哈哈笑道:“先生果然聪明,在下所说的这种新式机器叫做蒸汽机!正是以气为驱动力!”

    在座之人闻言全部愣在了那里,蒸汽机?那是什么东西?所有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更是一下想不出来气怎么能够当作驱动力。

    虽说是学文科出身,但其实王锐对蒸汽机还真的不陌生。因为他前世时在中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省里的一个科技模型大赛,结果他和另外两个同学共同制作了一个蒸汽机地模型,并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这看上去很狗血,可却是事实,故事有时候并不都那么复杂。而正是由于这番经历,所以王锐对蒸汽机有着比较深入地了解。

    可是了解归了解,想要将其实现却不是那么简单!

    蒸汽机的明并不像一般人所想像地那样简单,一个明家看见火炉上的锅盖被蒸汽道:“适才并非是锐使用了什么法术,能托住纸板和碗中之水的正是气的力量!”

    邓玉函最先反应过来,他拿起那张纸板平放在空中,然后一松手,纸板自然掉在了地上。

    他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气连这一张纸板都托不住,怎么加上了碗中之水却反倒可以呢?这究竟是何道理?”

    王锐拣起那张纸板,一边比划着,一边朝他笑道:“只有这一张纸板的时候,气的力量作用在了纸板的两面而相互抵消,自然不可能托得住了。先生请看,当纸板覆盖在盛满了水的碗上之时,碗口这一块已经只有一面受到了气的力量,因此这才托住了纸板和水的重量!也惟有如此,气的力量方才显现出来,先生可想明白了么?”

    到了17世纪以后,中、西方的科学开始体现出很大的差异。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