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怎么可能有本事将虎贲卫调教成龙骧卫那样?
只可惜老魏同志不会这么认为,有便宜不占又岂是他老人家地性格?
如果不是老魏地话,就凭今日地演武表现。朱由校绝对会将虎贲卫也一并划归到王锐的麾下。
但老魏前段时间悉心照顾病情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又博得了小皇帝的很大欢心。所以朱由校眼见他今天虽然输了,但是表现的却很大度,而且似乎处处都在为自己着想,当下也就不忍再让其伤心。
于是略一犹豫后,朱由校朝王锐问道:“不知王卿意下如何?”
王锐心中冷笑一声。但表面上却仍然淡淡一笑说道:“皇上放心。这天武神枪不但会装备虎贲卫,将来还要装备所有地大明之军,如此方能扬圣上神武之威!”
他心知身为帝王最忌讳地就是大将专军专权,自己若是抱着燧火枪不放。立刻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到时候非但没有功劳,反倒会面临不测之祸!
对于虎贲卫装备燧火枪他并不担心,因为毕竟枪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龙骧卫能有今日不知耗费了他多少心血,又岂是像老魏同志想地那样,有了燧火枪就能赶上?
况且他和龙骧卫都不会在原地踏步不动,而是会不断前进。燧火枪只是个开始而已,今后自然还会有更新更先进的火器不断涌现出来。
只要虎贲卫不在自己控制下一天。即便是有了燧火枪,他也会始终保持龙骧卫在装备和战术上对其的巨大优势。正因为有此绝对的信心。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地向小皇帝做了保证。
朱由校闻言大喜,哈哈笑道:“好,王卿所言极是!但不知你下一步打算如何做,可否说来与朕听听?”
王锐心中暗喜,当下将早已准备好的条陈递了上去。
在这个条陈中,他先说的就是此番天武神枪的面世,信王、李永贞、姚福欣、林斌、张圣泉等人的功劳。对于自己地功劳他却半点不提,因为事情在那里明摆着。他肯定是占着最大的功劳。别人想抢也不可能抢去。
其次就是为了真正实现天武神枪地高效量产和大大地降低成本,他向小皇帝建议专门成立火器局。完全从军器局独立出来,全权负责天武神枪的制造和新式火器的研。
在这一点上他当然也包含了私心,那就是要将这个火器局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彻底摆脱老魏的掣肘。
另外就是因为飞天神翼和天武神枪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想必建虏在京师的探子会将这个消息传回去。若是对方由此而做了充分的准备,到时候在战场上恐怕就难以再收到奇效。
为此必须加大新式火器研和制造地力度并搞好后续地保密工作,这样一来建虏的消息就早已落后,如果再以之制定对策,必定会落在空处,己方却可以利用此点令敌人大大地上一个恶当。
其实王锐早就已经想过飞天神翼和燧火枪地消息肯定会泄露的问题,不过他却并不太担
一来因为这个时代的通信实在是原始和落后,等到建虏接到了探子的消息并加以确认的话,没准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在这段时间里,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令火器的花样和战术再上几层楼,到时给敌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二来由于观念的限制,建虏即便是得到了燧火枪的消息也未必会放在心上。他们从未将明军的火器放在眼里,只迷信自己天下无敌的骑射功夫。
这一点历史上早已从清朝皇帝的身上得到了印证,如果康熙和乾隆等几个满清皇帝能够承接明朝留下的大好火器底子而大力展此项优势的话,又如何日后会反被人家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这对于曾经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火器技术中国来说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尽管王锐没太将泄露消息的事情放在心上,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做了精心的准备。由于条陈的内容太多而且事关重大,所以皇帝也不可能当场拍板。于是当天回去后朱由校即刻召集了信王、成国公、定国公、王锐、老魏以及一班阁臣共同商议这些事项,几天后才将所有的事情都定了下来。
因为这一次地演武太过震撼。王锐和龙骧卫的表现只能用无可争议来形容,所以基本上无人敢再当着皇帝的面来提反对意见,只是略微提了些修改的建议而已,事情差不多全部按照王锐的预想而达成。
先是对诸人的封赏,王锐虽然没有加官进爵,但也恩加三等。眼下已经是一等侯并世袭罔替。同时赏黄金万两。良田千倾。
姚福欣授工部左侍郎衔,主持火器局与飞翼局。他这一次可算是押对了宝,从小小地六品主事一跃变成为三品地左侍郎,并且同时执掌新设的两局。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了。为此这家伙连做梦都会笑醒过来,更是下定决心继续紧抱住王锐的大腿。
林斌和张圣泉也都升为火器局主事,自是主持新式火器的研。他们从小小地工匠一跃成为了六品主事,心中的高兴与感激自不必提。
另外小皇帝采纳了王锐的建议,新设了兵工厂,由李永贞任掌印太监,下辖火器与飞翼局这飞翼局是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