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小两口生得可真俊。”
紫陌笑而不语,牵着商呈霄和平儿继续朝下一个摊位走去。
每逢灯会,全城的珠宝商人便聚集在东疏斜街。一排摊位上都摆放着琉璃匣子,里面有难得一见的指甲盖大小的珍珠和穿成一串的蓝宝石,深受贵公子们喜爱的红玛瑙耳环,富裕人家用来送人的翡翠手镯,当然更少不了黄金制成的各种首饰了。大珠宝商们为了争奇比阔,都把自家最珍贵的异品宝物摆了出来,引得无数贵族富绅来选购,所以灯会又称晒宝会。
紫陌对这些珠光宝气的物件并无多大兴趣,她本想问问商呈霄可否有中意的物件,但见商呈霄的双眼正盯着一个琉璃瓶子。紫陌便走到摊位前,没问价格便买了下来,紫陌转手便把瓶子递给了商呈霄,商呈霄并没有接过,而是伏在紫陌耳边说道:“这……瓶子是用来插杨柳枝的……”
紫陌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几秒钟才明白这瓶子的用处,她笑着说道:“这不刚好能用上嘛。”说完紫陌便拽着平儿继续向前走。
商呈霄傻愣愣地立在原地,他不明白紫陌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容他多想,身后的人流便把他推到了紫陌身边。
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响,各路民间艺人荟萃东疏斜街,载歌载舞,演出着飞叉、五虎棍、中幡、秧歌、高跷、跑驴、太平鼓、撂跤、耍狮子等数十档杂耍。
平儿不停地拍手叫好,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已经不知该看什么好了。他一会瞅瞅正用劲挥舞着一个有九十九个风轮的风车的老汉,一会有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把空竹抖得上下飞舞、嗡嗡作响的姑娘。
紫陌宠爱地抚摸着平儿的头,时不时地还给平儿讲讲民俗典故,商呈霄也偶尔插进来说几句,三人走走停停,玩得是不亦乐乎。
到了灯会,自然不能错过那些名家老号设的小摊了。什么甜的、咸的、荤的、素的、稀的、干的,炸的、煮的、蒸的、烙的、切的、拌的等等,各色食物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出来的。
艾窝窝、炸三角、甑儿糕、豌豆黄、豆汁、焦圈儿、豆腐脑、煎灌肠……紫陌看得是眼花缭乱,五脏庙里早已闹开了锅。先吃什么好的,豆汁张?茶汤李?爆肚王?就在紫陌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商呈霄捏了捏紫陌的手背,紫陌抬起头一看,便见到她自己一直想吃却没有寻着的烫面饺。
紫陌兴奋地拉着呈霄和平儿挤到烫面饺的摊位前。摊位不大,左面摆着千层箱,里面装着各种原料和工具,上面是案板,又面是灶炉,放着蒸锅和小蒸笼。
卖烫面饺的大婶嘴里吆喝着,手里也不闲着。她边包边蒸变卖,速度快得吓人。只见她用两根小木棍飞快地在案板上擀皮,皮擀好了便用一根小竹片挑出一点馅抹在皮中央。然后把皮托在虎口上,两指一捏便粘上了。
这肉馅也不一般,纯肉,不加任何的蔬菜,仅仅滴上香油和芝麻,再撒上些盐花,不咸不淡。待蒸熟之后,烫面饺子个个挺直,皮呈半透明,一咬满嘴流油,香气四溢。
这是紫陌幼年时期最喜欢的小食,没想到今儿个竟然在灯会给寻找了。她赶忙掏出银两买了两屉饺子,自己一个人竟然吃了整整一屉,商呈霄和平儿分食了另一个屉。
吃完烫面饺子,才算是祭过五脏庙。随后他们三人大开吃戒,二个铜钱一碗的豆汁儿、四个铜钱一盘的炸灌肠,还有小孩手臂那么长的芝麻糖葫芦、豆渣儿糕、煎春卷儿。吃到最后,紫陌只觉得肚子已经圆滚滚,轻轻拍一拍似乎还振振有声。
让紫陌惊讶的是,自家店铺竟然也摆出了摊子。只见店里一个伙计正在表演碑拓。他先在石碑上面刷上一层中药水,然后取出一张宣纸,平整地铺上去。用羊毛干刷子在宣纸上慢慢地敲打,直到碑全被敲到了,那些凹凸的地方已经完整印在宣纸上了,再用扇子从上到下将宣纸弄干,最后用绵花蘸墨在宣纸上慢慢地敲,直到把石碑上的内容印下来,才小心地揭下宣纸。
这门手艺非常讲究技巧,里面大有学问,虽然碑拓售价昂贵,但还是颇受官宦人家的欢迎。
“这可是呈霄的主意?”紫陌问道。
“是呈霄和勒公子一起想到的。”商呈霄冲紫陌微微一笑。
紫陌赞许地点了点头。
既然是灯会,这花灯自然是少不了的了。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各种各样的花灯应有尽有。小孩子们手里都拉着兔子灯互相追跑打闹着,说是兔子灯,其实这灯的样子并不像兔子,反而像是小孩子的脸,圆圆呼呼的,上面还画着一双柳叶眉。兔子灯下面一般安了四个轱辘,可以让孩子们拉着走。
卖得最好的自然是鸳鸯灯,这灯分为鸳和鸯两盏。多是情人或夫妻买来送给对方。若是买了这种灯,店家便会双手捧着一个能伸进一只手的纸盒子走到男子面前,笑盈盈地把纸盒子递到男子手上,男子害羞地从里面取出一只纸花来,摘了白花生男孩,摘了红花生女孩。
若想要愿望达成,便必须把这鸳鸯灯放入射雁湖内,并把那朵纸花带回家,埋在自家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