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若相知(清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老夫老妻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月,玉心支撑不住地病倒了,一向健康的她,一生起病来,来势凶猛,终病重于九月己丑,崩。

    闻此讯息,宫里上下一片悲痛,胤禛欲亲临含敛,众大臣跪在九洲清宴殿前劝他保重龙体、制止他,他也不听,熹微看着他虚弱地站立不稳的样子,心痛不已,虽明知他还有五年,却又害怕担心他的身体,跪下说道:“皇上,皇后一生贤明,若知道你这么不顾惜身子,她死后也难安!”

    胤禛见她跪在百官之前,映着日光,竟发现她也白了好些头发,再思及这段时间,她照顾他所受的累,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亲手扶起她,说道:“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

    结褵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

    朕调理经年,今始痊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

    但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礼数未周。

    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

    众大臣议道:“以明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之礼,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

    胤禛听了,从之,并说道::“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父皇之命,在我当亲王的时候,便嫁给我了。

    婚后四十余年,夫妻感情相融,她为人极好,孝顺恭敬,四十年如—日。

    谥为孝敬皇后,著弘历、弘昼二人尽心处理丧事。”

    熹微扶着他走进殿内,让他躺在榻上,他叹了口气,说道:“皇后这一生,跟着我,操劳了一辈子,而我对她,除了敬,竟是没给过她其他的,这一生,实在欠她太多。”

    熹微见他伤感的样子,很是难过,轻柔地说道:“要说欠她的,也是我,没有我,你可以不必负任何人,可以和她们多些时间相处。”

    “微微,你说到哪去了,和你,是我心之所愿,人这一辈子,除了责任和义务,难道,还要违背自己的心。

    再说,这么些年,我也并不是天天在你这里,对这些女人,我只能尽些力,并不能尽心,再说,人是有感情的,要我天天对着那些人,我也会难受,偶尔还可以。

    如果有人怨恨,如果辜负了别人,都是我的事,你不要再揽脏水往自己身上泼。”

    熹微见他说了一大通话开导自己,倒丢开了自己的伤悲,心才略微放开了些,轻轻趴在他身上,静静地抱着他。

    对于他的伤心,她更是替他难过,只是在他有闲暇的日子,不离左右,尽心尽力地陪着他,让他觉得不是孤单一个人。

    雍正九年的春节,办得格外隆重,弘历带着两个福晋和她们各自所生儿子参加,弘昼带着他的嫡福晋前来,他相较于弘历,更专情些,熹微也因为这样,反而更喜欢他了,他时常来永和宫走动,连弘历都笑称,弘昼更像她的儿子了。

    正式举行宴会的时候,她和胤禛坐在龙椅上,看着不是很多的后妃以及仅有的两个儿子,再想起她参加过的康熙的家宴,更加心疼他的孤单。

    过年后,常劝他到各处多走动走动,有时候劝完,她也会自嘲地一笑,越来越像这个时代的女人,为了他,委屈着自己。

    同年十月份,刘贵人诊出怀了一个多月的身孕,熹微听了,心晦涩不已,晚上,胤禛过来的时候,心都有些忐忑不安,她一看,倒是一笑,多年的相处,老夫老妻,也许比起年轻时热烈的爱情,更加细水长流,涓涓缕缕流入心间,两个人,就是一个不一样的小动作,都会泄露自己的心事,她坦然一笑,玩笑着说:“胤禛,恭喜你老来得子了。”

    他抬头看着她,心知她心里难受,也不去点破,只是握着她的手。

    熹微却是释怀地一笑,调皮地对着他的耳朵轻轻地说:“偶尔去播个种,就有收获,不错哦~~”

    胤禛一听,气得他直瞪着她,哼,就知道她把他看成种马了,看着她保持一个笑的样子,心疼地抱住她说:“又让你难过了。”

    “没有,是我自己寻的烦恼,再说,我真的没什么,也释怀,人,对于大坏境,是改不了的,却是可以学着适应,我早就适应成这个年代的女人了,你有了子嗣,我也是该高兴的,虽然我还是做不到,不过,也不介怀。”

    胤禛听了,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地抱住了她。

    第二天,她却是整理了些珠宝首饰和上好的滋补药品,赏给了那个刘贵人,以安胤禛的心。

    此后,胤禛除了一如既往的忙,倒是不再去其她人的宫中了,有点闲,就和她下下棋,说说话,说说他们的孙子,偶尔,也说说他的儿子兄弟间的家事。

    雍正十年,春日天气转暖的时候,胤禛和熹微搬到了圆明园,熹微也不再坚持住在桃花坞,终于与他一起住进了九洲清宴,晚霞满天时,周围的花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俩搀扶着慢慢散步。

    六月,弘瞻出世了,胤禛对于这个晚年得来的儿子,甚是喜欢,熹微看了,也很喜欢,他见她这样,当即宣布交由熹微抚养。

    熹微推辞的时候,他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