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盛世之桃花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风云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京后,玄烨自是一番忙乱,每日忙到我已睡下才回来,早上更是不知何时离开的,以至于,虽是同房却有三四天不成见过他。心中虽担心他的身体,可也知现在时局如此,劝亦是枉然,只是在其忙碌于朝政之时,按时送去补汤,在他身边为他研磨添衣罢了。

    九月,玄烨忽然下旨宣布任命十四为大将军王,带兵平定边疆动乱。此举顿时令朝中哗然声一片,更是纷纷揣度圣意,眼见大有四十九年之势,我亦是担心正值风口浪尖的十四会成为胤禩第二。可几日的暗自观察,却并未见玄烨有任何的虚假试探之意。直至圣旨正式下达,昭告天下,心中忐忑才算是稍稍平复。只是面对离别在即,心中也着实的不舍难当。同时亦是为自己是个史盲而暗自懊恼,风闻这十四被拟为太子的呼声和可能性最大,可是却又明知他日黄袍加身之人该是胤禛,那么十四发生了什么?会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这场仗到底是赢还是输?

    月底,告慰三军,玄烨亲自出城送别。立于城楼之上,亲眼见到了出征的壮观场面,旌旗随风招摇,数以千万骑整装待发,个个披盔带甲,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目光自然锁在位于众将士最前面的胤祯身上,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耀目生辉,坐下白马喷着鼻息昂首挺立,更是为其主人平添了几分英气。看着胤祯眼中的熠熠光辉,心中强忍哀伤的同时亦是为他高兴,他终于有了一展拳脚的机会,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大将军王!我的小十四长大了

    不顾春儿的拦阻,将特地带来的筝摆在跟前,点上一支香炉,余烟袅袅中款款落座,纤长手指轻抚琴弦,绕梁之音顿起。抬眼看了眼城下,果然见其立在马上正回眸展着一双璀璨眸子,朝自己看来。微微一笑,仙音飘逸而出:“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得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曲毕人歇,泪眼凝噎,其人已远去,消失在雾霭茫茫中。缓缓起身,一件大氅轻披于肩,身子已被玄烨揽进怀里。

    “好了,歌儿也唱了,人也送了,是不是该想想该如何跟朕解释解释,这一曲知音曲,月儿到底是唱给谁的呀?”某皇带着些微醋意的语气着实让人好笑。

    轻轻的靠在他肩头,双手环住他腰身,“十四是月儿的知音,玄烨是月儿的爱人”此话自己听来都觉假的可以,只是一时真情流露,却未能及时找到其他借口,这么说,倒也不算欺骗他,他在自己心里,却是如此!爱人

    原以为这仗打起来该容易得很,不过是聊聊数月,最多不会超过一年,可谁想十四这一走,冬去春来便已转眼过了四年,这四年间,不时传来边疆战事的喜讯和急报,时喜时悲。为了他一个小战役的胜利而窃喜,亦会为他急报的粮草急缺而焦虑的整夜不能安眠。

    终于在第三个年头的时候,传来了胜利的消息,本以为他会就此凯旋而归,可谁知玄烨一道谕旨,却让他去驻守青海大营,百思不得其解,却也不敢多加过问。因为还由不得我找机会问清玄烨用意的时候,年已六十八岁的玄烨终于在热河行猎后,突染重疾,消息传到我这儿时,他人已经被秘密送进畅春园中修养,对外却一直掩盖着这一真相。而我亦是在惊慌失措中,被连夜接至园中,当见到玄烨时,已经隐约的有些不好的预感,却也不愿深想,这一年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原来病弱膏肓形销骨立就是眼前这样,眼中雾霭迷离,缓步朝床榻上那个枯槁老人走去。只不过分开一月有余,怎么他竟会变得如此苍老,如此憔悴。

    “月儿”一声低哑呼唤,唤回我的神智,展上一抹轻浅笑意,赶忙提步赶过去,坐于榻边,将他颤抖的手掌握在手中。

    “我来了,怎么突然病的怎么重?早让你注意休息,趁着我不在身边,可是又操劳了?”强装着一脸笑意,有些怨怪的看了看他。

    “我怕这一歇着,就彻底的歇下了”一声长叹,抬身欲起,赶忙凑过去将他扶坐起来,让他倚靠在自己怀中,轻轻抚摸其脸庞。

    “不许你胡说,咱们还没回初次相识的地方看日出呢!君无戏言,你可是已经答应我了!”深深吸口气,用力吸去眼底的悲伤。

    “看日出呵呵朕总是记得那个手捧霞光的你真美该是那个时侯,你烙在朕心里了”轻轻的拍拍我的手背,将我的手拉至眼前。

    “月儿这么多年了,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美,一点儿都没变,可是朕呵呵朕当初也许不该自私的把你留在身边这些年你不快乐吧?”慢慢抚摸我的手背,语调带着淡淡的哀愁。

    “不!玄烨给了月儿不一样的人生,虽然波折重重,却给了我全部的宠爱和眷顾,月儿一点儿都不后悔,也不许你再说这些!”紧紧的把他圈在怀里,轻轻的吻上他的额头。

    “唉~~朕会给你你想要的”似是因为讲的太多,他有些疲累的闭上眼睛,在我怀里安然睡去。环抱着他,泪水再也掩饰不了,我只能仰着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