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再次坐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在礼官的高声宣布下,第三环节的自由辩论正式开始了,首先是由反对一方发言。
“你们一直强调改革的好处,严厉的批驳那些祖宗订下的礼法、标准,到底是何居心?这些东西都是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怎能随意改变,践踏!而且原来的科考制度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证明了它的优越性,而你们说的那些新的科目,本来就是低下的人才会学的东西,现在居然也拿出来进行科考,让这些人能与我们这样的饱学之士同朝为官,简直是对天下读书人的污蔑!”反对一方气势汹汹的说。
“这位小姐说的不错,这些礼法、制度既然已经经过了千百年,并对我过这些年来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可是也是因为现在这样的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速度,所以才会导致我国这些年来发展速度异常缓慢,甚至是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改革后的科考制度是没有经过验证,不过它也是皇上和一些大人经过了过年的调查和研究才得出的方法,虽然不能说它一定是最好的,可是显然它比原来的单一的八股文考试要先进了许多,而且,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的官员,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一项而完全户部、工部等等的工作,那些原本雇用的帐房一类的人就可以不在使用了,这样不但可以为朝廷每年剩下很多的费用,同时也提高了国家资料的保密性,各衙门的办事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此言差矣!如果这些东西都要官员去计算打理,那么如果万一遇到那种见钱眼开之辈,做假账把朝廷的银钱据为己有讲如何是好!朝廷之所以雇佣那些帐房,可不是因为官员做不了她们的活,而是为了避免假账的出现!因为她们只负责做帐,根本接触不到实际的银钱,而官员能接触到银钱却不负责做帐,这样分开二者,就可进保证户部银钱进出不会发生贪污的现象。”
“你说的很对,虽然我们提倡新的科考制度,但是也不是说官员负责做帐同时也负责银钱的支取。科考只是检验一个人的能力,看她在一方面是否擅长,你说的这样的现象,那就需要吏部根据需要而改变不同官员的权利和工作的范围,可以叫负责处理账目的官员同时进行户部每年银钱进出的预算,但是把支取的工作可以交付给其他官员……”
“照你这么说,是不是那些通过杂科考试的人,她马上就能明白。
这就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同伴在一起的互动的学习方式比单一的一个教、一个学要好得多。尤其是像算学、工学等需要创新的科目,它们不像是学习八股文那样,只要背熟了就可以……”
她稍作停顿,接着说:“这些话我并不是无的放矢的,我自己原来就是在家中请了夫子一个人学习的,很多地方都是似懂非懂的,自从进了皇家书院后,有了和众多学子之间的交流,原来不明白的地方都得到了解答,在每一次的讨论之后,都会使我对原来同样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是每一个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人都可以证明的,台下的这些学子中,很多都是来自四大书院,她们对这点都非常明白,众位要是不信可以下来询问她们……”
她一边说着,下面果然有人开始向着那些穿着明显的书院服侍的学子打听起来。
“至于男子能不能参加科考的问题,我们已经再三说明了!我方的蓝仪殿下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进入明兰书院之前,殿下会的都是一些男子会的男红一类的事情,识文断字都是在明兰书院里进行的,可是仅仅是六年的时间,他在文学、法学上的造诣令人惊叹,就连教授他的夫子都对他赞不绝口,在我们四所书院的交流中,他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这已经充分的证明了‘男子不必女子差!’既然如此,那么允许男子参加科考也是顺利成章的事……”
在五号代表发言之后,两方的人员从五号到十号,一个个依次进行总结。虽然历时一天的辩论大会并没有争出个谁对谁错,可是单从当时的形式上看,支持科考改革的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上峰,加上我的全力支持,这科考改革已经是是势在必行、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晚上,我在白军的寝宫内摆下了家宴,在座的只有几位有品级的嫔妃,就连小月都没有座位,只是穿着侍人的服侍站在我身边伺候着。
白军和夏林分别坐在了我的两边,接着是刘晨和三国的皇子。
我轻晃着手中的茶杯,看着杯子里漂浮着的茶叶在滚水中慢慢的张开叶片。脸上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冷漠之色,就连刘晨看到我现在的样子后都不敢多言,只是询问般的看着白军和刘晨。二人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们也不明白我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只能静静的等着我发话。
“你们几个对今天的辩论大会是怎么看的呀?”我看似漫不经心的问。
白军看了我一眼,见我示意他不要做声,于是只要装聋作哑一言不发,夏林更是了解我的脾气,也坐在那里装雕像。其他的几人见他们两个品级高的都不吭声,当然也不敢多语,头把头压得低低的,不敢看我。屋子内的气愤也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