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球殖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三道聚首(二)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友已蒙天子赐下了一批灵材,方才贫道与他已经商谈过,灵材之数有限,若是消息广传天下,势必修行界人心浮动,纷争四起。我意以正一、全真、武当三家携手,守望相助,共享灵材。这批灵材均是三保太监自海外带回,可见虽说中华之地灵材已绝,但域外蛮荒之地尚有灵材存世,我等宗门若要持续发展,需向海外搜求,当年成祖能够遣三保太监七下西洋,当下未必不可重现当年盛事。”沈静圆突然说出了一番话来。

    张玄庆、李玄宗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沈静圆会有如此宏大的计划,以道门之力推动整个大明重开海路,这种想法可说是惊世骇俗。

    张玄庆暗想,此事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当年也做过,意yu随蒙古大军沿古丝路西进,只不过功败垂成,如今其后辈弟子的魄力也不小。

    自古以来,中华丝路分为两条,北为陆路,即西域丝路,南为海路,即从东南出海之路。重开海路的想法是否有可行xing,还需仔细斟酌,龙虎山与朝堂打交道比较多,深知大明朝堂还是由儒家士子把持,皇室之力远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大。

    武当掌教的想法却很简单,既然灵材之数确实有限,那么去来源之地搜求,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怎么说服朝廷,他能想到的只有上书天子,天子同意了,难道下面的人敢不照办?

    李玄宗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武当离朝堂实在太远了,虽然永乐以来,历代天子对武当都是恩遇有加,但武当道既没有正一道那掌天下道教事的名头,三丰祖师对天子的诏令都是避而不接,而历代掌教也颇有祖师风范,也没有主动与朝廷加强联系。导致李玄宗对大明朝廷的认识,远比不上张玄庆家学渊源。

    “沈道友,李道友,此事关系重大,贫道认为首先要在各自宗门内,取得一致同意,方能联手推动此事。此番天子赐下的灵材,三家均分。两位道友可速回宗门,商议此事。明年五月初一,我等再聚于此,到时决定如何行事。”张玄庆当机立断道,李、沈二人也赞同这个办法,两人次ri离京。

    而张玄庆还需向天子交差,那块七彩灵木当然交予张玄庆归还内库,武当掌教已经不把这点东西放在眼里了,毕竟这次入京的收获已经远超预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