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欲海逍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宝。”

    和尚诧异了,他忽然睁大双目,紧紧的注视着穷小子,问道:“看来你还读过不少书呢。”

    穷小子默然道:“我祖父的肚子里包罗万象,可惜他已去世半年了。”

    和尚道:“你一共读了多少年啦?”

    穷小子道:“三岁开始,日夜不断,我现在十四岁了。”

    和尚道:“牛黄的用处很广,你一泼,我就起死回生,这是什么病?”

    穷小子哈哈笑道:“你听我读了十一年书,现在就来考我了。和尚,你是内负气血逆行之症,外加太阳一晒,以致七窍闭塞。”

    和尚猛的跳起道:“你的书果然没有白念。”

    穷小子道:“你面色仍未转好,恐后还要休息。”

    和尚道:“你家在哪里?”

    穷小子道:“没有家,我是孤儿,你要休息,我带你进庄求员外去。”

    和尚道:“我不要去了,我们只在这儿谈谈,谈到天黑我还要赶路。”

    穷小子道:“你是哪个庙里的和尚?”

    老和尚沉吟一会,似是不愿说出,可是终于叹声道:“我说给你听的话,日后不可向外人说。”

    穷小子道:“这个简单。”

    和尚道:“我是嵩山少林寺的和尚,我不吃素,人家叫我为「枯大师」,你呢?”

    穷小子大惊道:“你是少林掌教大师的师伯。”

    和尚更奇了,点头道:“你对江湖上的事情也知道?”

    穷小子道:“我姓郑,名一虎,大师的大名号,我时常听护院武师说起。”

    和尚问道:“你学过武功吗?”

    穷小子摇头道:“没有。”

    和尚道:“可惜我没有时间教你。”

    穷小子道:“我也没有时间学。”

    和尚道:“你连一个亲人都没有?”穷小子忽然低下头去了,面色黯然,显然是被和尚勾动了他的伤心事。和尚见他那副可怜相,也不开口了,陪着他默默无言。

    穷小子突然抬头道:“和尚,充军到底有几个地方?”

    老僧莫明其妙,见问诧异道:“你问这个作什么?”

    穷小子道:“我须明白这个皇法。”

    和尚道:“从前充军只有一种,名曰屯种,那是犯了严重流刑的人发配到边塞去集中守边疆,永世不许回故乡。”

    穷小子道:“现在呢?”

    和尚道:“现在皇法改了制,充军分了很多等级和地区,先说地区罢,分析边、烟瘴、边疆、边旗,沿海近军,最重的犯人配到极边去,终身不许回来。不过这种犯人配去,虽说永远不许回来,但在边避如立下汗马功劳,仍可赦罪放回。”

    穷小子道:“当前极边和边疆有哪几个地方是发配之地?”

    和尚道:“发配之地要看情形,边疆什么地方有军情,发配就向那边送,目前朝庭正与新疆各部落打战,同时又要征苗,因之发配就集中这两处边疆了。”

    穷小子道:“多谢和尚指点了。”

    天色不早,和尚忽由身上出一本小书交给穷小子:“你日后也许须要这书里面点东西,总之我也不要了,你拿去看罢。”

    穷小子郑一虎摇头道:“我不要人家的东西,你自己仍留着罢。”

    和尚生气道:“我不久就要死在贵州,与其遗失,不若给你。小子,这东西在江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愿要,我还不给哩。”

    郑一虎惊:“你明知去贵州会死,那又何必去呢?”

    和尚道:“小子,你将来说不定也会到我送死的地方去,到了那时你就知道我必须去的原因了。”

    郑一虎接着道:“你能告诉我那地方吗?”

    和尚道:“鬼窝。”

    郑一虎大惊道:“真有鬼窝。”

    和尚点头道:“世间有两个古怪的地方,一是「魔窟」,一就是「鬼窝」。去鬼窝的人是心甘情愿,去魔窟的也是心甘情愿。”穷小子郑一虎还待多问几句,可是和尚显得很急躁,忽然挥手便去。郑一虎有点依依不舍,目送到不能见其背影才转身。

    离大道不到半里,那儿有一家大庄院,郑一虎这时赶着几条黄牛正向庄前行去,那几条牛中,确是有一条瘦得像没有的干老黄牛。古家庄不怎么大,可是庄主古员外是那一带最有钱有势的大户,庄前庄后的地皮可不少,仆从众多,子女成群。郑一虎在庄上当了三年牧童,可就没有人缘,因为他个强,上下人等都对他无好感,如果不是他祖父在庄上教了几年书,也许他连这牧童都干不成。

    这天下午赶牛进庄,迎面就遇上庄上的管家先生,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姓高名就,是个逢上压下的家伙,一见面,他就板起面板道:“一虎,我看你的牛本没吃饱。”郑一虎一向受够了他的闲气,不过从来不低头,要理不理的仍旧赶着他的牛向侧面栅栏去。

    高先生也许喝了几杯酒,接着就大吼道:“一虎,我的话你听到了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