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死战斗,但是在考虑到自己所有亲人的命运时,恐怕他们就要做出不同的选择了!
后来,那些发动军变,绑架司令官之后投降的年轻参谋军官中只有很少几个人回到了美国,而这些回到美国的年轻军官都在民众的谴责声,以及道德上的压力面前崩溃了。而其他人则在战后选择了在其他国家定居,有的留在了中国,有的则去了欧洲国家。直到四十多年之后,一名还健在的军官才揭开了军变的原因。那并不是他们主动发起的军变,而是部队的要求,因为当时已经没有多少士兵愿意再打下去了。
张廷贵花了55天的时间完成占领美国西海岸地区的作战行动,虽然这已经超过了他最初预测使用的一个月时间,而且还发生了洛衫机大轰炸这一人道主义灾难,但是随着旧金山与西雅图地区都不战而降,从整个作战行动来看,美国西海岸战役仍然是很成功的!在整个作战行动中,中国方面只投入了i:万地面部队,机动舰队,三支登陆舰队,四支运输舰队。比起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张廷贵只使用了很少的兵力就完成了任务。当然,从战争消耗来讲,虽然在大洛衫机地区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但是迫使旧金山与西雅图地区的美军投降也为他节约了大量的作战物资,最终的物资消耗量比张廷贵计划使用的要少得多!
从这些方面来讲,西海岸战役是很成功的,因为张廷贵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兵力,减少了战争消耗,也就为中国减少了战争支出,而当时,政府对战争消耗与支出的要求是最为严格的,这甚至比战役获得胜利本身还要重要!同样的,在没有产生多大破坏的情况下就占领了旧金山与西雅图地区之后,张廷贵也给魏明涛送去了一份大礼,即美国西海岸地区几乎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
当时,魏明涛在美国战场上最需要的就是军事工业了,虽然他已经在张廷贵完成西海岸战役之前搞到了一些军工企业,并且让这些工厂运转了起来,开始为他的前线部队提供弹药物资,但是这远远满足不了魏明涛的军队在作战中的需求!而当时中国政府已经不再向前线部队提供作战物资了(此时,中国基本上把所有的国家力量都用到了国内的恢复性建设中来,为战后的经济大发展,以及控制全世界的经济做准备工作),而魏明涛就必须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显然,张廷贵送来的这份大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美国西海岸地区的军事工业支持的话,恐怕魏明涛也没有任何能力在他计划的时间之内征服整个美国了!
当时,因为美国西海岸战区的独立性相当大,而为了满足该战区部队的作战需要,美国在西海岸地区还是保留了一大部分军事工业的,特别是制造弹药的工厂!而这也是魏明涛最需要的一部分,这些美国的弹药工厂只需要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改进,并且从新编制机器的软件系统,就能够按照中国军队的标准生产弹药了!而美国西海岸地区本身也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其他的原料则可以从墨西哥或者是其他美洲地区国家,包括加拿大征购,然后通过海运迅速的送到工厂里去。而随着工程部队修复了洛基山脉地区的地面交通系统,以及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在海啸之中,巴拿马运河几乎彻底瘫痪,中国工程兵用了数个月的时间才恢复了巴拿马运河的正常通航能力),生产出来的战争物资也能够方便的送到前线部队的手里去了。
张廷贵也因为这一战而得到了一个新外号——“死神将军”,但是从绝对的意义上来看,他根本就无法与魏明涛,莫怀聪这两人相比,甚至比大部分的陆军将领所指挥的战斗所造成的死亡都要少得多!而这大概也是因为洛衫机大轰炸造成的影响太大,而且是在战争后期,基本上没有多少必要的情况下发生所产生的结果吧!
不管怎么评价张廷贵这个人,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他在美国西海岸地区获得的胜利是最终战胜美国的一大基础之一。同时,张廷贵获得的胜利也将战争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当时没有这场战役的话,那么魏明涛在指挥部队东进之前就必须要分兵来占领西海岸地区,这不但需要消耗魏明涛手里宝贵的兵力,也至少会使战争延长3个月左右,因为在没有足够的兵力,以及足够的支持的情况下,魏明涛是不可能指挥部队东进的!
当然,魏明涛本人并没有觉得张廷贵轰炸洛衫机的做法就完全是错误的,如果处在相同的情况之下,恐怕魏明涛本人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来。只不过,魏明涛并不赞同张廷贵在美军投降之后对待洛衫机地区美国难民的那些做法。这一点,在魏明涛的自转中写得很明白,他一直不认为对待敌国的平民残酷是获得胜利的办法,而且魏明涛在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给予过正面评价!也许,这对魏明涛后来对待美国的战争难民时所使用的方法也有所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