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万大军被围,美国政府不得不着急了。这可不是在墨西哥消耗的那些部队,现在战争已经打到了美国本土来,而美军新动员的部队已经相当有限了,如果再出现大的兵力损失的话,将非常难以补充。而更重要的是,这65万大军是从得州北部的防线上调来的,如果出现什么闪失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美国的整个中部地区就危险了,而当时,美国大部分的工业基地都已经迁移到了中部地区!
即使美国总统也明白过来,中国军队攻打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行动是假,引诱得州北部防线上的守军出来是真,但是此时,他也只能够把希望寄托在以前他所指责的那些将军们身上了,但是此时,即使把作战行动的指挥大权交给将军们去处理,恐怕也没有哪个将军有能力来解开这局死棋!
问题还不止这一个,当中国大西洋舰队突然出在墨西哥湾的时候,美国人的神经几乎崩溃了。就是这支舰队,只用了不足3个小时的时间,就几乎摧毁了波士顿,导致数十万人死亡,一座大型城市陷入瘫痪,而此时中国大西洋舰队出现在了墨西哥湾,那他们针对的肯定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产油区!而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应付中国军队的强大威胁,美军就算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做不到这一点!
美军也不是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么软弱,特别是在他们的本土上作战的时候,美军表现出来的勇敢值得所有的对手佩服!自从美英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以来,美国本土就还没有受到过袭击,至少没有受到过大规模的袭击,200多年来,更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以占领者与征服者的身份踏上过美国本土。虽然大部分美国人一直认为他们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但是当战火烧到了美国本土的时候,美国军人为保卫自己家园所做出的牺牲也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他们所具有的牺牲精神已经是值得肯定的!
65万大军被围死了,但是却没有放弃突围的希望,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而此时,魏明涛投入的包围部队只有15万左右,在第3集团军群没有赶来之前,他只有这点地面部队可以使用,而当时,二线部队基本上都被魏明涛留在了后面,一部分负责后勤工作,另外一部分则继续分散在得州南部地区救灾。显然,此时魏明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打这场战役,而他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中国军队的高素质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2集团军群没有让魏明涛失望,也许对第2集团军群的官兵来说,这一仗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以往,第2集团军群虽然也属于主力部队,但因为他们并不是魏明涛的嫡系部队,在魏明涛考虑选择谁打主力的时候,绝对是优先考虑第3集团军群的部队,而非第2集团军群!而正是这一点,让第2集团军群的官兵感到很不满!魏明涛从来没有将第:集团军群当做外人看待过,在中美洲的时候,第2集团军群就一直跟随魏明涛作战,而打到了墨西哥之后,虽然第2集团军群跟随何永刚去中东战区打了几个月,但是随后魏明涛将其“借”了过来,就是要让第2集团军群在战场上打主力的!
而在魏明涛的用兵思路中,什么部队打主力,这与是不是他的嫡系部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看他对部队的理解,以及战斗的需要来决定。当然,第2集团军群的官兵却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因为他们觉得,魏明涛处处都把好处留给了第3集团军群,而他们就只能拣第3集团军群剩下的了!
这种感觉,让第2集团军群的官兵总有一种受欺负的想法,但是想法归想法,他们在战场上其实一直打的是主力位置,而魏明涛在很多艰难的时候考虑到第3集团军群,而没有考虑到他们,一是魏明涛对第3集团军群的部队更加了解,所以更加信任他们,二是魏明涛觉得,要是把第2集团军群打残废了,他怎么向何永刚交代?这些因素,就导致了第2集团军群的不满。现在,魏明涛终于将这两支部队分开来使用,各挡一面,而且让第2集团军群上了最艰苦的战场,也许,他们再也不会埋怨魏明涛不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了!
面对美军顽强的突击,第2集团军群虽然兵力上不足,而且得不到多少支援(当时远程炮兵还没有完成部署,而空军的主要任务是压制美军,而不是进行战场支援),他们却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这股勇气,不是来自保卫家园,而是为了军人的荣誉,为了证明他们的实力。也许,只有在战斗中,才能够证明军人的价值,而这一点注定了第2集团军群的官兵要遭受一次血于火的洗礼在凡特伦大桥东面,20军完成了攻占这座大桥的任务之后,并没有炸掉大桥,而是守了2个小时,等到27军过来之后,才将守卫大桥的任务交给了27军的一支机械话步兵旅,随后就投入到了更需要他们的战斗中去。而负责守卫这座大桥的部队是整个战役中打得最艰苦的一支部队了!
27军本来是负责地面突击的,其部队的特点是在高速突击中歼灭敌人,他们不是一支步兵部队,所以在防御作战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比如,当时部署在凡特伦大桥的245旅就极为缺乏火炮等压制性武器(在进攻作战中,主要的突击力量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