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魏明涛这类的指挥官来讲,只要战斗打起来了,他就基本上无事可做,虽然他也会关心前线的战斗,关心战局的变化,但是只要各部队的行动不出现问题,魏明涛就不会干涉前线指挥官的行动。因此,当很多参谋员都在非常忙碌的处理着各种各样的战场信息,统计战场情况的时候,魏明涛却像是一个外人一样,而且还有事无事的去打扰一下某些参谋的工作。如果说此时司令部里谁最不受欢迎的话,那肯定非他魏明涛莫属了!
主力部队在进攻蒙特雷的时候,二线部队也迅速的扫荡了周围地区,而且一支二线装甲部队甚至把战线推进到了距离马塔莫罗斯仅仅只有不到20公里的地方了。魏明涛不是很在乎二线部队的作战行动,他们的任务本来就很轻松,而且蒙特雷周围地区的美军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墨西哥叛军,对付这些乌合之众,就算是才从训练营里拉出来的中国部队也绰绰有余了!
二线部队在完成了扫荡工作之后,蒙特雷周围地区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中国军队不但夺取了墨西哥东部沿海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而且稳定住了进攻的出发阵地。接着,这些二线部队出了留下一部分的守备兵力之外,全部开始向蒙特雷集中,主力部队也在完成了攻占蒙特雷的任务之后,按照魏明涛的命令迅速北上,向美墨边境地区杀去!
此时,魏明涛确实没有什么事好做了,各部队都在按照计划行动,而且部队士气高昂,大部分将士都盼望着能够早一步杀入美国本土。而在部队里,甚至有人开了赌局,赌到底是哪支进攻部队最先进入美国,以及那条进攻线路最先突破美军的防线。这也是魏明涛听说的,而且赌局开得还不小,即使是每个人只押一元钱,那他这里的几十万,上百万的官兵都去押上一注的话,那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魏明涛很少去关心部队里的这些事情,反正有纪律监察人员,还有宪兵部队来维持部队的纪律,而且这也算是激励部队斗志,提高部队士气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吧!而此时,魏明涛的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两个地方,一是莫怀聪那边,一是南面仍然没有放弃抵抗的美军残余部队!
余彬走马上任之后,魏明涛觉得大西洋战区那边的问题基本上能够解决了。他与余彬是几十年的老战友了。当年,他们同在一个部队服役,同在一所军校深造的时候,魏明涛就很清楚,余彬并不是没有指挥才能,而是比较内敛,很少让人能够了解到他的真实能力。而且魏明涛也很佩服余彬这种内敛的性格,这在当时的年轻军官中是非常少见的!在魏明涛看来,如果余彬后来不被调到总参谋部去工作的话,那么他在前线部队里的成就不会比自己低多少,甚至极有可能是余彬担任40军的军长,而魏明涛此时恐怕就不知道在哪里摸爬滚打了!也正是因为余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且比较内敛的性格,所以从军校毕业后不久,就被总参谋部借调过去。当魏明涛在部队里被迅速提拔的时候,余彬也在总参谋部里得到了快速发展!
魏明涛与余彬在战场上只合作过一次,在俄罗斯战场上,两人的配合相当完美,虽然大部分功劳都被记在了魏明涛的头上,但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没有俄罗斯战场上的表现,余彬不可能被晋升为上将,也不可能成为作战处处长!而魏明涛心里也很清楚,余彬在当时扮演的不仅仅是参谋长与政委的角色,他也是实际的战场指挥官之一,在魏明涛无力分心的时候,余彬所扮演的角色就相当的重要了!
当初,魏明涛给总参谋长提出意见的时候,是希望将甘明强调到大西洋战区去。在欧洲战场上,甘明强的表现虽然不怎么抢眼,但是毫无疑问的,甘明强是个出色的参谋长,而且对大规模地面战争相当了解,有他协助莫怀聪,那么大西洋战区那边的麻烦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总参谋长却更直接了一些,把余彬给派了过去。当时魏明涛感到有点惊讶,但是随即也想通了总参谋长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莫怀聪在军队里的地位那么高,如果派一个普通的上将去的话,怎么可能让莫怀聪放心单打的将指挥大权交给他呢?而余彬就不同了,虽然他也只是上将,但是是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而孔辉金派余彬去,显然就表示余彬是代表他的,那么莫怀聪自然就要给几分面子了!当然,孔辉金并不了解莫怀聪与余彬的私人关系!
余彬确实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将领,他到了大西洋战区不久,就把加拿大那边的战斗盘活了,而且还迅速的建立起了优势地位。以往,莫怀聪很多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余彬的手里就已经不是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余彬在总参谋部所形成的战略目光让他在安排地面部队作战的时候更为注重长远利益。这一点,也正好符合魏明涛的想法,毕竟,不管什么样的战斗,都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目的,而不是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战!
有了余彬压阵,魏明涛更关心的是加拿大那边的战术局面,毕竟他还不是很清楚余彬对战术的控制有没有他对战略的控制那么好。当魏明涛听说余彬只动用了十多万地面部队去进攻太华的时候也是倍感吃惊,因为就是换着同样的情况,魏明涛也不会这么做。但是,当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