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在战争中出现这么大的损失,特别是在美国欧洲远征军投降之前就出现的巨大人员损失也应该算上中国一份。当时,中国没有能够向欧洲地区提供物资援助,这本身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从中国的角度出发,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国内的建设与救灾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而更多的同盟国都等待着中国的援助呢。而作为战胜国,中国不可能会给自己在战后制造一个新的对手出来。虽然欧洲当时已经四分五裂了,但是谁能够保证,在今后欧洲不会从新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从而对中国构成威胁吗?因此,中国通过美国来打击欧洲,这本身也符合中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只不过,因此而丧命的欧洲平民就显得太冤枉了!
战争就是这样,在政治家的眼里,死的人只是个数字而已,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即使是死多少人,恐怕政治家也不会为此感到内疚。而现在死的不是自己国家的国民,那政治家更不会考虑那么多了!
中国军队的封锁只持续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整个欧洲地区就陷入了恐慌之中。在从汉堡到维也纳的这条封锁线的西面,食物成为了最珍贵的资源,很多人甚至为了一口面包而相互撕杀!而该地区的植被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只要是能吃的,那都将被灾民迅速的吞噬掉!而动物,包括动物园内的动物几乎都已经灭绝了,甚至连昆虫,包括蚯蚓,蚂蚁这些都成为了饥民争相抢夺的食物!
美军也一天天的支持不下去了,他们虽然竭力的维持着食品工厂的生产,但是随着原料的逐渐短缺,以及能源设施遭到了破坏之后,美军也失去了食物来源,而他们仅仅能够依靠储备的那点物资勉强生存下去了!
中国军队在最后时刻把美军推了一把!在欧洲的的饥荒爆发了一个月之后,中国已经在国内储备了一些食物,而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斯洛伐克,匈牙利,乌克兰,挪威,瑞典,芬兰这些国家也先后恢复了自给能力,因此联名要求中国尽快结束在欧洲的战争,而他们愿意承担起西欧地区的救灾工作。这个时候,中国政府下达了最后的攻击命令,也是对美军最致命的打击,对美军的物资储备地点进行全面轰炸!
这是致命的打击,当时美国的物资筹备基地基本上已经被中国空军完全掌握了,而要对这些目标进行轰炸,恐怕是再简单不过的任务了,整个轰炸行动只持续了不到2个小时,美军就损失了95%的储备物资,只有很少一部分已经分到了部队手里去的物资得以保存了下来。这也是美军自己带来的麻烦,因为害怕出现军队内部为争夺物资而自相残杀的事情,因此美军是将生活物资集中管理的,这不就是给中国空军创造了轰炸的机会吗?
显然,这招致命的打击并不是导致美军彻底崩溃的原因,这只是加速了美军崩溃的速度。而就在轰炸之后的第三天,美国欧洲远征军司令德雷克上将向中国欧洲战区司令官投降了。而在8个小时之后,美国北非地区作战部队司令官(美国是将北非地区与欧洲地区和为一个战区的)也向中国的中东战区司令官投降了!
接纳美军投降的过程花了一周的时间,当时美军在欧洲战区的作战部队足足有450万左右,而且这还没有包括英国地区的部队(很奇怪的是,美国没有将英国算在欧洲战区之内,而是成立了一个由美国本土防御司令部直接指挥的地方性司令部)。而要安排这么多美国战俘也确实是一个问题,至少需要很多的时间吧!
处理欧洲地区难民的工作中国军队只算得上是帮助欧洲其他国家吧,虽然物资是由中国军队分发的,但是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由欧洲的其他国家提供的,这反而让中国军队拣了个人情,而欧洲那些没有被美军入侵的国家因为无法在战后欧洲的安排上达成一致意见,所以谁都不肯让别的国家军队在战场上有更大的表现,也就只有让中国军队代劳了!
欧洲战斗的结束快得有点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当时战场上的局势,美国自身都难以保证安全,那还怎么保证欧洲远征军的安全呢?虽然美国曾经在欧洲战区取得了很大的优势,并且最后成功的控制了西欧地区,但是从根本上讲,美国是没有能力在欧洲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毫无疑问的,欧洲战场消耗了美国大量的国力。战后,甚至有人认为,如果美国不在欧洲战场上发动战略反击,而是集中力量在南美洲与非洲地区,或者是集中力量重建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上向中国展开反击,至少都不会那么快的战败!确实,美军在欧洲的巨大消耗是加速其战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在整体实力不如中国的情况之下,不管美国选择在哪个方向上展开反击,都不可能改变战争的结欧洲战区的战斗结束之后,除了美国本土之外,就只有非洲还有战争了,但是非洲的战争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因此,当时美国也只能在本土防御,而战争也走入了首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