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舰队肯定还不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加勒比海,即使他们的陆军已经察觉到了一点问题,但是找,他们还不会马上认为我们会主动出击吧。即使第6舰队要扩大搜索范围,防止遭到我们的偷袭,他们的搜索力量也应该集中在面对巴拿马的这个方向上。而我们将舰队转移到哥伦比亚北面的海域去,正好可以从他们的侧面发动攻击,到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哥伦比亚北部地区驻扎了不少的美国空军战机,如果我们被美国空军发现的话,也会暴露的,到时候,我们恐怕就要腹背受敌了!”
“放心,现在美国空军根本就没有力量来对付我们,空军已经加强了对哥伦比亚北部地区的轰炸力量,而且莫司令在南大西洋那边的演习已经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远程侦察机几乎都派了过去。这次,我们不是与美国舰队对峙的,我们只发动一次袭击,不管成败与否,都立即撤回来,不给对手还击的机会!”
“好吧,我马上去安排新的航线,但是要想赶在第6舰队到达之前赶到预定海域,我们就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了!”
“可以,做好舰队的组织工作,我们很久没有打过正规的海战了,不要出问题!”
美国第6舰队的司令官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太平洋舰队会主动进入加勒比海,并且在他们的航线侧面埋伏下来。同样的,莫怀聪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美国潜艇参加了攻击行动!
直到战争结束之后,莫怀聪才从一份美国海军的资料中了解到,当时参加袭击行动的美国潜艇数量是52艘,而不是他之前估计的25艘!这几乎是当时美国部署在大西洋上的潜艇兵力的80%,看来,美国为了破坏中国海军的这次演习行动,也抛出了手里所有的本钱了。而当时,美国潜艇在多次试探之后,发现根本无法集体突破中国舰队设置的反潜防线,而单艘潜艇对早有准备的舰队发动攻击的话,几乎是没有效果的,毕竟这些战舰都不是失去了战斗力的受伤战舰,没有偷袭的可能性。最终,在发现中国舰队的演习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潜艇指挥官做出了决定,让潜艇都集中起来,在一个方向上将它们携带的反舰导弹都发射出去,不管成功与否,这肯定都将对中国舰队构成巨大的威胁,同时造成混乱,到时候,再看情况,决定是否趁机进行偷袭!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计划,当时,美国潜艇上都配备了标准的24管垂直发射系统。在冷战期间,这里面装的都是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而且在多次的地区战争中,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现在,这些发射管里面装的都是重型反舰导弹,其威力甚至要比轰炸机携带的重型反舰导弹还要强(这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说的,美军比较注重装备的通用化,所以其潜艇上携带的重型反舰导弹与轰炸机携带的导弹是同一型号的,只是发射的方式不同而已)。而美军最新型号的潜艇上将这一导弹携带量增加到了48枚。当时,参加了攻击行动的48艘潜艇一共发射了1000余枚导弹(有两艘潜艇在前面担任侦察与警戒任务,而另外有两艘潜艇因为出现了设备故障,所以没有参加攻击行动),这对任何一支舰队来讲,都是相当严重的威胁!
防空作战打得非常的艰难,但是大部分原本担任护航任务的舰队在前一阶段的舰队对抗演习中已经掌握了防空作战的能力,而且其自动化防空系统也并不落后。当第一波导弹被拦截下来的时候,莫怀聪暗暗松了口气,至少,现在舰队还没有什么损失。而顶在最前面的第3舰队已经开始向南撤退了,在第二波导弹攻击到达的时候,是由两支舰队的防空系统同时进行拦截的,这极大的提高了拦截的效率,但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
舰队之间的配合一直是莫怀聪最担心的地方,其实只要战舰上的官兵能够按照正常的水平发挥,这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要想充分的发挥舰队的作战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舰队本身的协同作战能力。如果是几支舰队一起作战的话,那毫无疑问的,各舰队之间的配合就相当的关键了!
当第2分队与第3分队开始进行联合防空的时候,指挥系统上出现的问题几乎葬送了这两支舰队。当时,在舰队前方50多公里处担任反导引导任务的指挥机是第3分队派出去的,而第2分队在这个时候却并没有与这些指挥机进行配合,甚至差点用导弹将这些飞机给打了下来!而第2分队的指挥机还没有到达预定空域,所以无法发挥作用。那么,第2分队就仅仅只能够依靠战舰本身的探测与指挥系统来作战了。显然,在缺乏统一指挥的情况下,第2分队对导弹的拦截效率是相当低下的!
第3分队的拦截行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他们打下了200多枚导弹,只有处于外围的两艘驱逐舰被导弹在附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坏了一些设备。但是,第2分队那边的情况就十分的糟糕了!
300多枚导弹,第2分队的远程防空系统只打下了140多枚,其拦截率还不到50%,而这是舰队防空中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说,这是决定舰队命运的防空层了,如果外围防空的效率不能达到